表里如一真“器”概
高二(13)范韵捷
古书曾云:“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句话所体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被一度认为是错误的辩证法。在我看来“神”重于“形”,“形”这个容器里装着的内容才是真理。
器的外形固然重要,器所盛之物也重于泰山,唯有二者兼容、表里如一,方能体现真正的“器”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古籍不盛载。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正是青铜器之鼎盛时期,其外形精美、淬火浑厚;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瓷器的国家,中国的陶瓷器以其做工精巧、精雕细琢而闻名于世,曾一度畅销全球。然而这样的外形美并不能阻止中国古代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的命运,中国古代富有造型美的冷兵器也无疑敌不过外国的枪械重炮。
究其内因,恐怕是因为中国古代旧社会这个追求外形美的容器里装的不是振兴中华,拯救民族危亡的内容,因其鄙陋浅薄,故装不下这样的大智慧。
难道就因为这样黑暗的社会,中华民族就被囚禁在这副没有灵魂的躯壳里了吗?
非也,非也。古今中外,多少文士才人,他们的身体里,装着大器之美,或者倒不如说他们是承载这种内在美的容器。唐朝盛年,贞观之治,忠臣魏征当朝顶撞,直言不讳,其他大臣都是畏畏缩缩、纷纷议论魏征的下场将会怎样悲惨。但宰相肚里能撑船,唐太宗却不愠不恼,反把魏征比作自己的明镜,终铸就唐朝盛世,为人传颂。唐太宗这个“容器”里,装的是气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而直言劝谏的魏征,乃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盛唐大业的梦想。
而当今中华之利器,科学院院士刘永恒、钱七虎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嘉奖;中国团队建成港珠澳大桥这一“新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科研小组月背软着陆成功……诸如此类,他们都是大国工匠,中国发展之利器!是他们这样的人才铸就了中国当今事业的成功。反观当下,那些凭外表,其内在充斥着低俗与恶趣味的所谓的“网红”才值得抨击。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曾有一个黑人男孩问卖彩色气球的小丑,黑色的气球也能飞起来吗?
当然。表里如一,方能成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