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扬州高三语文三模调研测试阅卷分析 20190507
第7(1)题(江都中学 陈森杨)
抽样均分:2.1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0分。
1.原题再现: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5分)
2.参考答案:只有刻石记载这件事,(让它)在后代显扬,使(它)延续没有尽头,是我们这些人(应该做)的事。
3.评分细则:
(1)昭(1分):彰显,显扬。译为昭告,明白等不给分。
(2)昭于后世(1分):状语后置,未调整语序不给分。
(3)俾(1分):使,让。没有译出不给分;
(4)吾徒(1分): 我们这些人。译成徒弟、门徒、白白地等不给分。
(5)答案调整:引(1分),延续,延长。译成援引,指引,引用、引领、吸引等不给分。
4.满分示例:
5.命题方向:本题考察学生理解并翻译浅显文言的能力。
6.问题分析:
(1)不能判断出特殊句式
(2)重点字词不能落实
①俾、引
②徒
③昭
④完美避开所有得分点
(3)卷面混乱不清
7.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耐心细读文本,,强化学生对文言语句合理推断的能力,加大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面。
(2)复习中进一步强化特殊句式的理解把握,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3)注意文面整洁。
7(2)(丁沟中学 滕玉凤)
抽样均分:1.5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0分。
1.原题再现:(2)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5分)
2.参考答案:(现在)圣明的皇帝正求贤若渴,励精图治,有德行和才能的官员又精神振奋并且接受使命,兴办学校,修明教化,这也是(读书人)增进品德建立功业的根基。
3.评分细则:
(1)“谒贤”、“有司”、“明教”、“修”各1分,句意通顺1分(从抽样情况看,句意1分基本得不到)。
(2)“谒贤”译为“拜见贤能的人”“寻求贤能的人”,“贤有司”译为“贤明的官员”,“明教”译为“阐明教化”“使教化通明”,“修业”译为“成就功业”“修成大业”“修治功业”,亦可。
(3)句意:“图治”译为“谋求治理”“谋求天下太平”,“承之”译为“承受(承担)重任”,亦可。
4.满分示例:
5.命题方向: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
(1)把“谒贤”翻译成“(天子)贤明”,还有不少学生误看作“竭贤”而翻译为“竭尽贤能”
示例①(截图)
示例②(截图)
(2)把“有司”翻译成“有关部门”“贤士”“贤能的人”或不翻译
示例①(截图)
示例②(截图)
(3)把“明教”翻译成“明朝的教育”,以及“开明的教育”,本是动宾结构,却理解成偏正结构,以及还有理解不够准确,比如翻译为“清明”“昭明”“明晓”等
示例①(截图)
示例②(截图)
(4)把“修业”翻译成“修治学业”“弘扬道业”“贤能的人”或“修身养性”
示例①(截图)
示例②(截图)
(5)不能抓住文章的主旨,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
示例①(截图)
示例②(截图)
6.教学建议:
(1)强化文言实词的积累,要注重动态积累,比如本句中“有司”能翻译出的十之一二。
(2)强调整体阅读的能力,把握主旨,善于利用第6题“内容概括和分析题” 。
(3)联系上下文语境揣摩,结合所积累的文言实词意义来推测词意。
(4)提高书写质量,不求美观,力求清晰
第8题(江都区一中 马云)
抽样均分:3.04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
1.原题再现:从文中第四段看,“自养”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2.参考答案:(1)要蓄德积学;(2)要为国建功立业。(每点2分)
3.评分细则:
(1)“蓄德积学”,侧重“德”“学”两方面,写全得2分,可翻译,如“积蓄德行(品德)和学识(才学、学问)”等,只写一个方面得1分。
(2)“为国建功立业”得2分,“忠君报国”“为国效力”等可酌情给1分。
4.满分示例:
5.命题方向:本题是文言文阅读中关于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突出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信息概括能力。
6.问题分析:
(1)审题不清,理解不准。
示例①题干要求“从第四段看”,部分学生忽略了这点,扩大了范围,导致信息筛选错误。
示例②误解“自养”,反向作答。
(2)概括不力。原题涉及的第四段本就不长,信息点还是非常清晰的,要求也是“简要概括”,不少学生层次不清,要点不明,答题冗长。
示例①信息冗余。
示例②设点杂乱。
示例③照搬原文,不加丝毫改动,有投机之嫌。
(3)格式不整,卷面不洁。
7.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加强审题,不可遗漏题干中任何一点要求和信息,切不可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细心查找原文有效信息,使其为我所用,但要避免照搬照抄,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3)强化答题规范意识,尤其是到了最后这三十天,更不应该在答题规范或书写上丢任何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