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参考】高中生的7个科学复习方法 |
|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12-29 |
|
有人就好奇地问他:“你把两个孩子都送进名牌大学,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哇?”
那位父亲憨厚地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就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把老师在学校讲的内容跟我讲一遍,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问老师。奇怪的是,孩子学习的劲头特别强,哪怕是别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的学习劲头也非常充足,就这样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
其实这个父亲用的,就是费曼学习法:让孩子用“教学”的方式,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费曼学习法的关键技巧只有两步:第一步是学习,第二步是解释。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是由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它形象地呈现出不同学习方式所获得的不同的学习效果。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学习效率在50%以下的学习方式包括:读、听、看,看和听全部都是一个人的被动式学习。而学习效率在50%以上的学习方式则包括:说,说和做,全部都是需要团体配合的主动式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学比一个人学更高效。
大部分孩子都在经历这种类似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学校听课学习,晚上7点回家,做作业,然后11点左右睡觉,形成惰性和惯性,很容易陷入低效的学习状态中。
老师推荐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参与小组讨论,利用讨论和讲解的方式,帮助伙伴和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大家相互交流,互相检测对方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背一个很难的单词,今天记住了,一觉醒来就忘了。再背一遍,过几天发现还是忘了……
这可不是你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如果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就能减少遗忘。
①日测:每晚睡觉前,将当天所学内容仔细梳理一遍;早自习回忆一下昨日的知识点。
②周测: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将一周所学内容按学科列提纲梳理,然后拿出课本,对照一下,如发现遗漏需及时巩固。
③单元测:一个单元的知识点都存在一些共性或内在联系,抓住学科特点,检验自己有没有消化掉这些内容。
④全书测:一门学科一本书老师讲完后,可以抽时间定期安排复习,对照目录,逐一梳理知识点,加强记忆。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可以合理安排复习和自测,准备一些小卡片,默背、朗读、学写都可以,这对英语或者其他学科一些公式类知识点的记忆非常有效。
思维导图又称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思维地图,是一种用图像式思维进行思考的辅助工具。也是一种将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的思维可视化。
在日常的学习应用中,我们可以先提炼出某块知识的若干个要点,然后再分别对各个要点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以把纷繁零碎的知识点建立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是要点提炼式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