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教师内卷现象的理性思考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12-09
 

图片
教师内卷现象指教师过度竞争而引发的一系列消极现象。教师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教师工作量不断增加,但是并没有使得教师专业实现质的飞跃。重复低水平的循环却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使教师陷入内卷现象之中。

图片
教师内卷现象的表现样态

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指涉教育事业的整体形态。研判教师内卷现象的表现样态,以便精准把握教师内卷现象的病症及成因,进而寻求应对教师内卷现象的有效策略。

1.职称评聘竞争激烈,教师发展急功近利

教师职称制度是关系我国教师切身利益的关键制度,是激发教师精神动力、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乎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教师的职称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此外,教师职称制度也是评判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荣誉感,提升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强化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的职称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奖励的措施,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精神激励的作用。

职称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促进专业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职称评聘名额有限,有限的资源供给与强烈的需求形成巨大的矛盾,众多教师为了争夺名额“各显身手”,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当的竞争趋势,参与职称评比的教师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资本,如加快教学进度、过分关注学生成绩等,使得教师原本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教师职称评聘的本质逐渐被异化为“学衔称号”,教师为了争夺所谓的称号,扭曲了竞争的初衷,不当竞争与暗箱操作,在教师群体中逐渐出现了两种现象:一部分教师为了职称晋升明争暗斗,处于一种疲惫竞争的状态之中,而教学质量却没有得到提升,不断内卷,教书育人的职场变为争名夺利的名利场;而一部分教师则感知晋升无望,选择躺平,两者均偏离了教育教学的初衷。

2.教学投入不断增加,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教师教学投入,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总和。首先,教师的教学投入是很难进行计量的,教师除去在正常工作日投入的时间之外,有些工作还需要在下班之后继续完成,教师的工作时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教师的负担不断加重,身心十分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受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其次,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投入十足的精力,日常工作如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应付许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与产出的结果往往不成正比,令人失望。许多教师表示,各种繁重的任务使得教师产生厌倦心理和应付思想,教学教育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热情与职业使命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投入更多情感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具有职业理想、高尚道德情操、富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才能产生更多的教学动力与热情,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陷入内卷现象的教师的情感逐渐荒漠化,原本的教育热情和工作理想逐渐消散,教师情感逐渐枯竭,教学效能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教学质量却难以提升。

图片


3.负面情感日益凸显,教师内生动力不足

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教师工作的延续性、复杂性等决定了其会成为一种高情感消耗的职业。教师工作的延续性表现在教师工作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成果、获取教育教学的反馈,以期为迎接新一轮教育教学活动做充足准备。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表现在教师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师的工作任务具有多样性,教师劳动对象具有差异性等,此外教师还要承担沉重的社会期待与舆论压力,承受着无法想象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随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感,如愤怒、抑郁、失落、焦虑等。

当教师无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感时,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教师长期处于低沉的情绪中,身心都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对工作中一切人和事都失去了信心与热情。

教师的身心无法得到舒展,应付思想在教师的头脑和行为中逐渐表露出来,内生性动力不足。“教师内生性动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以不断提升自我、追求高质量教育教学为目标的主动愿望。”教师的内生性动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一般会成为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信念,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

当教师出现了焦虑、羞愧、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时,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消极应付的工作态度,随之而来的内生性发展的动力就会相对匮乏。

教师的负面情感日益凸显,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这种负面情感在教育生涯中具有破坏性的力量,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日益表现为敷衍了事的消极态度,应付思想滋生蔓延。长期被消极情绪包围,使得教师随时随地表现出倦怠的状态,情绪低迷,教师发展面临困境,逐渐走向教育教学程序化、虚无主义的道路,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专业发展陷入内卷。

4.教师职业依赖显著,教育实践意义衰减

在许多教师的观念中,教师的工作特性之一就是重复性,教师的教学就是把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把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复已有的活动。持有此种观点的教师,职业个性与职业创新会被禁锢于程序化、规则化的路径依赖之中,故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主体性的自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复机械式的劳动,甘愿充当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机器,最终在内卷现象的样态中迷失自我、丧失自我。

教育实践是教师实现职业价值以及体现个体生命价值的现实基础,当教师的“职业依赖”病症愈发显著时,那么,教师的教育实践也会逐渐失去意义,教师个体的职业价值乃至生命价值也将无法实现。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机械式地重复、教条化地模仿、僵化式地遵守标准、忠实性地执行,并且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痴迷于固定的教学程序。当教师囿于简单式、重复式的教育实践时,教师的职业热情与生命激情逐渐在“工业化的流水线”中消逝殆尽,教师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与生命意义。

图片



图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