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连云港市赛特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赛题呈现
“《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二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连云港市赛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赛题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这道赛题来自郭沫若的同名诗题。1919年,年轻的郭沫若受到五四运动的感召,毅然从日本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诗人昂然立于地球边上,高唱出这曲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之歌。
面对这样一道极具时代风貌的赛题,参赛选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立”不是“站”,而是“挺立”,是“屹立”,是“矗立”;“放号”不仅是“歌唱”“呼号”,更是“振臂高呼”,是“放声高歌”。“放号”的可以是个体的形象,也可以是时代的群塑,但一定都有着巨人一般的身姿,有着昂首天外的自信。那么,这个人为什么“放号”?他“立”于“地球边上”又“放号”了什么?选手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抒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表达“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度,展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胸襟,甚至可以追溯历史,虚构未来。这道赛题意在引导选手思考中国两代青年的命运走向,关注并反思现实,与时代、世界同呼共吸、同频共振。这道赛题更是架起了两代青年对话的桥梁,站在五四运动百年后的十字路口,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子,该如何理解和继承先辈的遗志,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唱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歌声,选手须在文字中呈现出自己的思考。 (南京市第九中学 季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