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 全面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11-1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气势恢宏、立意深远,总揽全局、催人奋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一、坚定办好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肯定了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令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进一步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制度体系基本完善、育人质量稳步提高,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力促进社会公平。2021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7.8%,所有县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全国90.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民办学位),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适龄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控掇保学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联保联控机制,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确定的“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有效支撑国家人才战略。巩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成果,大力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2021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有力支撑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整体提升了国民素质,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三点半”问题基本解决,普通高中资源少、大班额问题明显改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新时代10年基础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坚定了我们的历史自信,更加增强了我们在新征程上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历史主动。

二、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赋予基础教育的崇高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要紧紧围绕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作用和崇高历史使命。

在战略地位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具有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奠基作用。

在战略方针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战略任务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办强基础教育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基础教育是重大民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公益性,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战略举措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些重大部署为基础教育明确了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为统筹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战略支撑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些重大改革必将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三、切实增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忠诚为民团结实干的优良作风,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育人根本问题,着力做实培根铸魂。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强化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领导作用,牢牢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聚焦支撑人才战略,着力培育创新素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学教育,抓好实验教学和科普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广泛开展学生阅读活动,完善指导书目,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积极探索有突出潜质学生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聚焦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振兴乡村教育。积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学校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智慧教育数字化、学生关爱制度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乡村幼儿园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对乡村教育引领带动作用。坚持特教特办,健全普惠保障机制,推进适宜融合发展,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办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聚焦提升教学效能,着力增强发展动能。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应用新方法新技术能力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索信息技术多场景应用,实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强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指委和教研机构支撑引领功能。深化中小学减负提质,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更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聚焦优化教育治理,着力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落实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保障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结推广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典型经验,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育人机制,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全面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