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 欣赏管弦乐《我爱你中国》,分析这首作品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要素向我们传达意境和情感的。 3、 能够感情丰富地唱出《我爱你中国》的主旋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分析作品采用的音乐表现要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的要素,了解了音乐的语言,就像看书要识字一样,听音乐也要了解音乐的语言,大家回忆一下音乐要素由哪些组成?由旋律还有什么节奏、和声、速度、力度、音色等等组成,那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由这些音乐要素共同组成的,从今天这节课开始呢,我们就要具体的感知音响,走进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二、新课 (一)、导入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第一节、音响的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的片段,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哪部电影的插曲? 2、同学回答,老师总结:这首歌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老师首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表达了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无限深情。这首歌自问世以来就获得很多奖项,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想到祖国时就会想到的歌,也是传唱度很高的一首歌曲,现在我们一起来听2022年开学第一课上孩子们表演的童声合唱《我爱你中国》 3、听完两个版本的歌曲,相信大家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一下,这首歌由三个部分组成,引子、主题加尾声,我们一起唱一下引子、第一段歌词和尾声。 4、同学们唱得很好,我们一起看一下歌词,这首歌呢采用中国传统词律“赋比兴”的写作手法,首先是用“兴”的手法,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然后运用叠句排比的手法,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做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那这首歌曲呢?由引子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来组成。 那一首经典的歌曲呢,总是会被艺术家们用各种形式来表现,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根据歌曲《我爱你中国》来改编的管弦乐作品,感知一下器乐作品如何刻画和表达我爱你中国的这种深厚的情感的。 (二)、初听并感知管弦乐作品《我爱你中国》。问学生听完有何感受? (三)、管弦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赏析 1、那管弦乐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呢?首先我们看一下作曲家用了什么演奏形式?了解一下管弦乐是什么样的一种形式?是指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作品。在16、17世纪,随着声乐和器乐的发展开始形成。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配合演奏的音乐。 2、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西洋管弦乐器组具体的有哪些组成?每一组的音色如何? 3、 其次作曲家会考虑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表现,他仍然用了管弦乐作品引子+主题+尾声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首先来看引子部分,请同学们看着乐谱聆听音乐片段,并根据乐器组不同的音色特点,判断这段引子部分是由哪一类乐器演奏的? 4、 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好的,通过辉煌的音色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这是由铜管组乐器演奏的。接着,第二小节运用了大调式主和弦的分解形式构成了旋律,sol、re、mi、do,核心音再次重复(教师演唱),这既是对之前音乐情绪的肯定,又是对后面音乐发展的铺垫。之后,第二小节旋律连续重复三次,通过这种音型的扩充使乐句富有张力,表现出越来越饱满的音乐情绪(教师演唱)。下面我们再次聆听这三次主调核心音音型的扩张,思考这种音型与节奏的变化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呢?(播放音频)之后,旋律以短小的音乐动机不断向上的发展,铜管组各个乐器也纷纷出场,奏响号角般的旋律,给人以无限光明之感。 5、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作品完整的引子部分,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感受乐器不同的音色特点所表达的音乐情感。 6、 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会发现引子部分以短小的音乐动机为基础,圆号首先登场后、小号、长号、大号等铜管类乐器叠加奏响,层层递进,将气势磅礴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为作品拉开序幕。 7、 在辉煌的引子乐段结束后,作品进入主题旋律。(分析主题:弱起、换气、重拍落在3 3 6 3)听音乐,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手势,边挥拍边哼唱。这段旋律,你熟悉吗。 8、 细致分析了主题旋律后,我们一起来看管弦乐《我爱你,中国》,在这部作品中主题乐段共出现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我们尝试从三段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力度变化、演奏特点以及音乐情绪四个方面来分析,看看主题旋律的发展与变化。 9、 同学老师共同讨论回答。 10、 尾声赏析: 在这里引子段落旋律的再现既是结构上的呼应又是情感上的升华,“我爱你,中国”这一主题思想在气势磅礴的音响中表达的淋漓尽致,不禁让我们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四)、完整欣赏这部作品。 (五)、作曲家介绍:大家知道这部荡气回肠的作品是谁改编的吗?董乐弦,他本名“董悦贤”,大一的时候,他凭借着对音乐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将原来自己名字中的“悦贤”二字改为了同音的“乐弦”。现在是深圳交响乐团首席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他8岁时就被誉为神童,董乐弦的音乐中写满了生命和梦想,彰显着人性和力量。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比如舞蹈《千手观音》,2004年与作曲家张千一合作,他一直用旋律打动人心,以乐曲为时代高歌。 三、回顾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歌曲《我爱你,中国》,是一首经典的传世之作,它运用质朴无华的歌词描述出了动人心魄的激情,每当唱起这首歌,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本节课重点聆听的管弦乐《我爱你,中国》,正是将歌曲旋律主题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一短小的音乐动机,结合西方管弦乐创作手法,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想象空间,使音乐形象更为丰富多样,一部宏伟壮丽,犹如史诗般的颂歌由此诞生,成为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