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3题,1-11单选,12、13多选)
1.对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有人猜测除半保留复制外,还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亲代DNA分子结构不变,子代DNA分子完全利用培养液中的原料合成;第二种,将亲代DNA分子分成多个片段,以各个片段为模板合成子片段,最后形成的DNA分子由亲代DNA片段和子代DNA片段间隔排列形成。下列能体现DNA半保留复制的组合是( )
①大肠杆菌的DNA都被15N标记,提取DNA离心,位于离心管的重带位置
②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
③分裂一次,提取大肠杆菌DNA离心,DNA在离心管的中带位置
④分裂一次,提取大肠杆菌DNA离心,DNA在离心管的重带和轻带位置
⑤分裂两次,提取大肠杆菌DNA离心,DNA位于离心管的中带和轻带位置
⑥分裂两次,提取大肠杆菌DNA离心,DNA位于离心管的中带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2.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探索DNA的复制方式,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唯一的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
(14N/14N)
|
仅为重带
(15N/15N)
|
仅为中带
(15N/14N)
|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
A.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呈环形,且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B.若将第4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轻带和中带中DNA分子的数量都将随着增加
C.若将第3组中子Ⅰ代DNA的双链分开,再两两随机结合成双链DNA分子,离心的结果就会出现轻带、中带和重带
D.实验结果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研究人员将含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解旋成 /font>DNA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C.不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离心后,结果与图中的不同
D.若将F2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结果仍出现两个峰
4.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
B.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
C.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C+G)就有30个
D.将精原细胞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5.在氮源为14N或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或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提取大肠杆菌的DNA并进行离心,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I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
B. Ⅱ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C.预计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D.上述实验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6.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完成解旋和子链的合成
B.DNA分子复制时,以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母链相同的一段子链
C.若某双链DNA含有碱基对500个,其中A的数目为180个,则复制三次共消耗G2240个
D.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运用了差速离心法【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