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高考成绩即将发布,志愿填报提上了日程。填报志愿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科学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需要同步考虑哪些因素?中国教育报6月20日在微博发起连麦,采访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张相林和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生涯规划中心副主任王海芳,就高考后如何填报志愿等网友关心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做好志愿填报需要做哪些准备?
张相林多年来从事人才研究,在他看来,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宁静又向上的心境”。同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要充分结合“认知、选择、培养、规划”4个阶段,加强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知、政策认知、城市认知、社会认知、未来认知、世界认知等,尤其是应该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解人才战略与规划。
王海芳建议,在等待分数的期间,考生和家长可以先了解规则,结合近3年,尤其是2021年招生投档及专业录取数据,认真分析历届考生的院校、专业等相关录取信息,了解高校的办学历史、优势学科等实际情况。志愿填报时,王海芳建议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比如,80个平行志愿,一般建议“20、40、20”或者“30、30、20”。“冲、稳、保”所跨越的具体区间,要视考生所在层次、选科等综合考量,关键是要有相关的梯度。
院校、专业和地域如何选择?
张相林遇到过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过于自信,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清华,其他志愿选择根本不在意甚至任性。他们去了第三志愿的学校之后,说对学校失望、对专业失望,想退学。“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还是学生缺乏规划,对‘自己想要什么’不是很了解。”张相林说,在选择院校、专业和地域时,考生可以结合自己3至5年的规划,理解、辨析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大城市资源优势与个人的资源需求;一流大学与一流专业;专业的“热”与“冷”并非一成不变;热门专业与就业热门的关系等。
在院校、专业、地域因素中,王海芳建议,地域因素相对靠后考虑。准备就读金融、经济、人工智能等专业的考生,尽量选择北、上、广、深,因为这些地方有相关专业的支撑背景,其他专业不用特别考虑地域,不要因为地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在院校和专业中,王海芳建议优先选择院校,因为一所学校的底蕴很重要。除非考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非常明确的方向,比如教师、医生和律师,可以优先考虑专业。
志愿填报遇到分歧怎么办?
“填报志愿常常是一家子的事。有时候父亲提出报一个专业,母亲表示反对;母亲提出报一个专业,父亲也表示反对。”张相林说,在填报志愿时,父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父母可以做好资源整合,向学校的专业教师请教,向职场和社会的亲朋好友请教,还可以问问已考上目标大学的学长在大学的亲身感受、发展前景,有没有入学之后的苦恼等。
“填报志愿,父母不能包办,但可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人脉资源、资讯或思路。家长可以通过高中教师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专业和学科学业方面的特点。大学教师特别看重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张相林说。
针对父母替孩子把关志愿的情况,王海芳建议,父母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大多数时候,父母和孩子在志愿选择时出现矛盾,是因为考生过于理想化,只考虑自己的兴趣、倾向等,忽视个人前景等长远规划,而家长则忽视了考生的想法,过于强调就业方面的因素。“考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毕竟父母的社会阅历多。每个人不同阶段的兴趣,是会变化和发展的,不能轻率地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作决策。现在高校有辅修和双学士学位等,考生大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作为今后的第二道路。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我们所看到、熟悉的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回头看,曾经热门的专业不热了,曾经并不起眼的专业很热了。”王海芳说。
“如果双方意见难以调和,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耐心和孩子沟通,力争说服而不是强硬地让孩子服从自己,更不能放任不管。若是考生自己选择的道路,将来面对困难时他就不会有太多抱怨;若是父母选择的,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可能会归因到父母身上。未来的道路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开辟。”王海芳说。
网友问答
@不寻常路人:专业和文化刚过线,可以报哪些学校?
王海芳:这个考生很可能是艺术类考生,所以谈到专业过线。我觉得两方面都刚过线,很难选择,可以参照往年的投档线,在自己分数区间附近筛选合适的目标。另外,艺术类考生大多兼报文科或理科,不妨两方面的志愿都报一报,录取的机会能高一些。
@Vrees:有没有分数在本科线附近的,志愿填报怎么能上本科?
王海芳:本科线附近上本科会比较难,但也还有机会,需要降低心理预期,主要考量更远方的城市和大学、更普通的专业或者学费昂贵一些的大学和专业。建议这位考生填本科冲一冲,留一部分志愿填专科“稳和保”。虽然选填了专科,但至少比没上本科线的考生多一些选择,选择余地会大一些。
@戴淑依:马上要填报志愿啦,我是理科生,我该学点什么专业好呢?
张相林:第一,打开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版的“专业目录”。第二,了解学校和专业招生的“限考科目”要求。第三,分析自己的成绩、个性、兴趣、志向等。第四,专业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入学之后,只有“喜欢与否”“能否学好”。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