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2月以来,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了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与引起2003年非典疫情的SARS病毒一样,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也是野生动物。这类病毒在野生动物体内可以与宿主和平共处,对人体却有极强的破坏性。可是病毒不会平白无故地由野生动物直接感染人类。
例如美国2011年的电影《传染病》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人类侵占了蝙蝠的聚居地,蝙蝠被迫迁徙至附近的养猪场,在养猪场上空吃的香蕉偶然掉落被猪食用,从而将病毒传染给人类,造成了大规模极其严重的疫情。
无论是电影中人类侵占野生动物领地,还是现实生活中人类交易、食用野生动物,都是对自然界缺乏敬畏的表现。南宋大家朱熹曾在《中庸注》中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指人们面对那些广阔、浩大以及超越当前认知范围的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这些对象既包括自然奇观,也包括艺术杰作和非凡的人类行为。
如果人们从非典之后对自然界怀有足够的敬畏,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那么此次新冠病毒的疫情是不是可能避免呢?
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助于减少、避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但是当冲突已经发生,疫情已经蔓延,敬畏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帮助人们应对疫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敬畏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自我超越的状态,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减轻威胁引发的消极情绪。
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有效利用敬畏这种情绪呢?我们可以通过回忆曾经让自己感到敬畏的经历,比如曾经看到过的自然奇观,或者观看大自然的图片、或纪录片等,来让自己产生敬畏之心,帮助自己积极地应对当前的威胁。
除了敬畏,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心理资源来应对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