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暨班主任核心素养实证研究课题培训会笔记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8-04-28
 

仪征中学  纪燕

 

3月20日至23日,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在扬州市邗江中学举行。论坛由专家讲座、班主任研究课题示范展示、班主任课题研究辅导与答疑,现场观摩、主题沙龙、名班主任大讲堂等部分组成,围绕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展开讲解、研究、思考和探讨。与会者享受了一场视听的盛宴,接受到了关于如何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最好教育。

21日早8点30分,开幕式过后,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的讲座《实证研究:教育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拉开了论坛的序幕。“实证主义”本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是孔德,穆勒等人,比较深奥和复杂,但是袁教授却没有高高地站在云端,而是针对“中小学班主任”这个专业化的群体,深入浅出地对“实证研究”进行了普及。他首先廓清了“实证研究”的概念,“实证研究”即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又从客观性,量化,有定论,可检验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实证研究”的内涵和标准,并让与会者深刻地意识到实证研究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其蕴含的理性,怀疑,独立,变革的品质,对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接着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小学班主任》杂志主编陈萍女士进行了关于“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专题讲座,陈萍女士是一个有着三十年教龄,有着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她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经历和一步步走上课题研究的人生历程,和与会者分享了班主任课题研究绕不开的几个专业话题:1班主任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2如何锁定有价值的选题;3什么是好的课题设计;4如何有效开展研究;5如何做好结题工作;5如何推广课题成果。陈萍女士讲座的最大特色在于并非泛泛的理论阐述,而是从实践的层面,通过大量的实例,教会与会者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如何进行“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陈老师的讲座让参会者感觉到课题研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源于我们对一个个细微的教学问题的思考, 不仅对于课题研究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智能,进行深入的思考,系统的建构,是每一个班主任走向科研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讲座接近尾声时,陈女士还公布了一批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的拟立项子课题,通过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立项子课题,我们看到了无数的班主任在专业化科研化的道路上所作的重要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果,我们也看到了有了专业的团队,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们在任务驱动下加速,在名师点化下成长的前进历程。

班主任研究课题示范展示主要进行的就是本次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的总课题开题报告。主讲人是陈萍女士以及各中小学子课题代表。辜伟节,唐云增,刘俭国等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

将本次论坛推向高潮的是22日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卢家楣教授的专家讲座《以情优德,提高学校德育艺术性》。这个七十多岁的国内心理学的顶尖专家,从9点讲到十二点半仍然意犹未尽,没有任何中场休息,也没有任何老师中途退场。他的讲座激情飞扬,幽默风趣,用了大量的实证例证,分析并阐述了情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感动中原”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河南南阳学院的江雨佳同学到杀人分尸的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生张超,从汶川地震中一人救出七人的抗震英雄堕落为诈骗46万的阶下囚的雷楚年,大量的生活实例让我们看到道德品质对人的发展的巨大的作用。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在被判处死刑后,对记者说:“请告诫我的兄弟姐妹们,要多读书,要开卷有益。”其实林森浩临死都没有领悟到他的问题的根本,他缺少的不是读书的精神,而是做人的情感。媒体曾公开国他的书架的照片,只有专业的书籍,而又一本涉及人的情感,浇灌人的心灵的图书。一个人,缺乏包括生命珍爱在内的各种高尚的情感,读书则会成为一种罪恶。俄国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 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艺术。”而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在卢教授看来,教育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育人的过程,他从六个方面概述了由情达心,以情育人的艺术:1 由情抚心——寓育于乐;2由情入心——寓育于亲;3由情知心——寓育于智;4由情润心——寓育于微;5由情动心——寓育于撼;由情修心——寓育于教。卢教授不仅对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还对何为师爱,何为尊重,如何实施师爱,如何进行情感的预测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指出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卢教授的讲座给与会者最大的感触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德育教育中的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了重新了审视和思考,对一些定论性的问题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在讲座之前,就让参会者把会议厅四周的几台摄像机全部都关掉,他说:“我不是怕什么,而是性之所来的一些话如果被误解,被以讹传讹,被断章取义,就不好了。”引得大家捧腹大笑。这个率真又可爱,风趣又胆小的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直到中午一点才离开会议厅,为了赶火车,中饭都没有时间吃。他最后深沉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很愿意多一些这样的机会和我们交流,他喜欢搞研究,更喜欢和大家分享与切磋。只是他自从两年前爱人去世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出行,为了照顾他,他的女儿特地从美国赶回来了。他倍感珍惜,珍惜每一次亲人的陪伴,珍惜每一次和志同道合者的见面。他的一番言语让所有人肃然起敬。我也不例外,在敬意油然而生之时,我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教育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学者,支持他不懈前进的动力最终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那一份来自于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兴趣与热爱吧。这份兴趣于热爱不仅会带来事业的累累硕果,更会让人越加通透地认识生命,理解人生。不狭隘,不自私,不封闭,活得自信洒脱,豁达轻松。

名班主任大讲堂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一线优秀班主任,德育专家进行了经验汇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邗江中学的《领导力:指向班主任核心素养》,上海静安区中心小学的《班级微信群的管、控、引》,海门东洲小学的《在行动中提升班主任的家校合作素养》,吉林吉化六中的《追寻生命的阳光,享受人生的精彩》等。班主任们的德育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爱与执着都是相同的模样,在班主任奋斗之路上,他们痛并快乐着,并愿意一直走下去。

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在主持人嘹亮的歌声中落下帷幕,但与会者的总结与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每一次外出聆听讲座,我都有无尽的收获和感思,我愿意用实践与坚持,让听过的讲座,生发的思考,投射到我现在和未来的课堂之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