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修身以幸福,与家国共存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01-20
 

修身以幸福,与家国共存

                                              高三(7)魏金蕊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先贤孟子曾如此闸释“幸福",以先贤之言俯瞰今朝,我深深体悟到:修身以得幸福,当与家国共存。

何为幸福?“幸”,幸运也;“福",昌盛也。“幸”于个人而言,是自身修身养性所达境界;“福”于国家而言,是民族复兴、国力昌盛的体现。个人与国家,本就是并蒂花开,修身立德,方能以个人之“幸”造国家之“福"。

小家之幸福是幸福之基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诚如斯言,家庭是一人成人立身之基,是幸福最为直接的来源。家庭和睦美满,家人健康,于个人而言,可能就是最简单最平淡的幸福。忽忆起电影《长津湖》的一句热评: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后,看外面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想来便是最好的彩蛋。“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家庭之幸福是前行之基础,为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提供有力的保障。

于小家幸福上修身立德,方能获个人精神之幸福,“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孟子所论述的第二层的"幸福”就在于此。于幸福舒适的生活中不忘初心,不于外物的灯红酒绿中迷乱自己的双眸,如此,方能达到个人精神幸福,无论是毕生躬耕于田畴的袁隆平院士抑或是致力于敦煌研究的樊锦诗,他们都是于幸福中坚守自身,修身立德,不忘初心,独自醉心于所热爱的事业中,从而得到了精神的“幸福"。

修身所得幸福唯有应用于国家方能体现“幸福”的真正价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以个人之幸福使他人得幸福,这是孟子所认为的第三层幸福。深山执教二十载的张桂梅校长,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催开了万朵桃花,为无数学子带来希望与曙光,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力量,将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传递他人、传递国家。也正是因为无数个“张桂梅们”的奉献,我们的国家才能有今朝之幸福。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铭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幸福之本是为“修身”,于当下幸福时代中不忘初心,行稳致远,使幸福之光得以沿续不灭。

修身以幸福, 与家国共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