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幸福需要内修外寻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2-01-20
 

幸福需要内修外寻

高三(13)班    林晨

世人皆求幸福,寻找幸福的路上,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幸福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幸福需要内修外寻。

依孟子所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人之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为人之二乐。

“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存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期盼家人团圆,其乐融融,个人在家庭中获得的关爱是精神上最基本的慰藉。随时代发展,“家”的外延在不断拓展,我们称一个集体为家,我们称一个社会为家,我们称一个国家为家。当家与国合而为一,当家国情怀深深植根,“家和万事兴”的意义,就成了“国定万事盛”。国家安定,社会和平所带来的幸福感填充在人的心底,成为“幸福”中最基本也是最坚定的底盘。

人之小乐,不仅在于家庭,也在于个人内在品格的修养。孔子的“疏食曲肱”之乐,王阳明的“良知乃吾师”,梭罗的垂钓瓦尔登湖,仓央嘉措的踏雪而行……他们总使人感到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修华意以求自身的高洁无瑕,从内探寻,获得幸福。

在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声音中,我们明白,幸福不只是个人内修可以获得,当人置于社会中,并贡献出自己的价值时方达到三“乐”之境界。

孟子的第三乐,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培养人才,依我所见,正是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不一定是教书育人,但却可以做自己可以的贡献,积小流而成江海。

一个人的真正幸福,来自社会价值的挖掘,走出个人的孤岛,明确身上的所担之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举动总是与时代所需同频共振,与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存亡。当我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00后医生奔赴抗疫前线,19岁戍边少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舍了小我,走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为更多的人的幸福做出贡献。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真正要寻求的幸福。

幸福需要内修外寻,以小我融入大我,方得最本真之幸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