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导学案
诗歌比较鉴赏
研制人:鸦元锋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 1.5
本课为诗歌鉴赏课,意在分析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了解诗歌比较鉴赏的设题类型和方式,并掌握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与应对策略,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
一、素养导航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二、内容导学
理解诗歌比较鉴赏知识
何谓比较鉴赏: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诗歌的内容、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用以考查考生对不同事物的分析、鉴别、评价的能力。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三首比较只有2007年的浙江卷)主题、情感、表达技巧、风格、题材、体裁、语言、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近五年的比较鉴赏诗歌有13题,占高考诗歌试题总量的1/5。
2014年18套高考题有5套考的是比较鉴赏。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说明比较鉴赏一直就是备受关注的考点。
命题角度:
形象、语言、手法、情感
提问方式:
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高考出现过的试题类型:
(一)对形象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
(二)对语言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三)对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四)对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解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写法。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手法、感情等)来寻求诗词的异同。
(3)按步骤作答,既要概括,又要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
比较鉴赏的方法:
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三、典例导引(20分钟)
1.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设题】:这两首曲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解析】:
第一步,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或分析不同的情感载体(意象)渗透着作者什么情感
第二步,指出两首诗(或词)的抒情方法(或表现手法),
第三步,指出两首诗(或词)的感情基调或情感类别。
【答案】
【提问变式】
1. 这两首诗(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 比较××诗(或词)与××诗(或词)表达情感的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3. 这两首诗都写××,但感情基调(表现手法)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提升导练(20分钟)★
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设题】“柳”是传统意象之一。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分别分析。(4分)
【答案】
2.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井栏砂宿遇夜客① 唐•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别皖口② 宋•王安石
浮烟漠漠细沙平,飞雨溅溅嫩水生。
异日不知来照影,更添华发几千茎。
【注】①唐朝诗人李涉夜宿皖口(今属安庆市,过去属怀宁山口镇)小村井栏砂遇强盗,强盗得知诗人姓名后非常尊重,只索此诗并不抢劫。②北宋王安石当年曾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离别舒州时经过皖口。
【设题】两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不同?请结合诗作简析之。(6分)
【答案】
附:课堂小结诗歌鉴赏比较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
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注意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
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
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比较思想情感:整体感知,找出异同,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比较表达技巧:整体感知,找出异同,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