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生于这个世界,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或大或小的帮助与激励,而懂得感恩也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今天我想站在这里,谈谈感恩这个话题。
生而为人,我们最应当感恩的首先是我们的父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极品家无孝子”孔子把孝道作为人生修养的第一要着,教导后人将孝作为做人的首要品德。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当我们第一次咿咿呀呀地学会说话时,第一次独立迈开第一步时,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时,父母总会在我们身边耐心教导。
曾经有没有过,当我们挑灯夜读,疲惫地叹息时,父母端上一盘削好的水果,轻声嘱咐你要适当放松;曾经有没有过,当我们无助迷茫时,父母轻执起你的手,引领你走出困顿与彷徨。
回望历史,我们总被这样的故事感动着:孟母为了儿子能成大业,不惜三次迁居,为后人留下了“孟母三迁”的佳话。而黄香九岁温席,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替父从军,正是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靠吃粗粮也才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领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孩子。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十岁便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子,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父母给我们的爱如大地般沉重,任凭嫩芽一样的我们从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当有一天我们足以俯瞰这片土地,我们是否应该感谢这方热土?当父母年华逝去,眸渐无神,鬓角发白,羽翼渐丰的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翅膀,给予他们庇护;也应该用更优秀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的同时,我也想感谢我朝夕相处的同学。
你还记得在获得荣誉时一起开怀狂呼的那群人吗?还记得在跑完800米后互相搀扶的那群人吗?还记得在考试失利时安慰陪伴的那群人吗?
同学之间深厚的情谊,是世间最美的感情之一。感谢同学,感谢他们一路的鼓励,感谢他们在伤心的时候陪伴,在快乐的时候分享。
同学,一个多么温暖而美妙的词语。从幼稚的孩童到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从刚进校门的懵懂到跨出校门的茫然,陪伴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同窗时,同学不经意间给过的帮助、激励、理解,即使微小,却都是美好。为了让这份美好永存,让我们学会感恩,感恩他们的真诚、信任和无私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一(2)班 姬成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