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导学案
诗歌炼句艺术的精准赏析
研制人:高新艳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 12.22
本课为诗歌鉴赏课,意在通过具体练习来精准判断诗歌的关键句,并能够具体分析。
一、素养导航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二、内容导学
理解炼句必备知识
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所炼句子,多是能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或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
(一)炼句形态
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
(二)炼句内涵
1.着眼于修辞
2.着眼于声韵
(三)炼句位置
1.起:开门见山,当头棒喝;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2.承:“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
“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垫,伏笔照应。
3.转:“转”多指律诗颈联、绝句第三句以及词曲的“过片”。
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
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4.合:“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
①浑圆章法,呼应句首 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
炼句艺术答题规范
炼句题考的一般都是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句子,熔铸了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一般而言,高考所选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
三、典例导引(20分钟)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残春旅舍
[唐]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2.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6分)
春远①
杜甫
肃肃②花絮晚,菲菲③红素轻。
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④。
【注】①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②肃肃:花落的声音。③菲菲:花落的样子。④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3. 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常之景,却写出了独特意蕴。请结合具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6分)
四、提升导练(20分钟)★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背矾品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了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2. 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忆江上吴处士[注]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近,消息海云端。
【注】处士:指隐居不入仕的人。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
B.颔联写朋友离开长安后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离去后作者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C.颈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晚上,两人聚在一起,欢叙友情。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4. 本诗颔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白朴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化用为:“西风渭水,落日长安。”你更欣赏哪句?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