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疑点】新教材中树突状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等概念简介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2-01
 

与高中生物学教材(2007年版)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相比,2019年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新出现了“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细胞名称,同时舍弃了旧版教材中“吞噬细胞”这一细胞名称。这些细胞之间有何种关联?教材为何作如此变化?本文作简要概述。

1吞噬细胞有3个主要类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1.1  侵入组织的病原菌大多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

现有的研究表明,胎肝及成年人骨髓中的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在多重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作用下先发育成粒细胞-单核细胞前体细胞,再不断地分裂、分化为原单核细胞进入血液,并在外周血中进一步发育为成熟的单核细胞(人体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和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成熟的单核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核形态多样,细胞质内含多种颗粒结构,在血液中循环大约一天后穿越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迁移(炎症信号刺激促进单核细胞的迁移)到全身多种组织,并逐渐发育成熟,即为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相比,巨噬细胞的体积约增加5—10倍,吞噬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能力明显加强,主要聚集在肺的间质和肺泡中、肝中的血管沿线及脾等处。病原微生物一旦穿越了上皮屏障,多数情况下,组织内定居的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将其吞噬。由此巨噬细胞被激活,并释放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含量丰富(占外周血白细胞的50%—70%,未发炎的健康组织中通常不存在),炎症部位释放的趋化因子促进其迁移,6个小时左右数量可达到峰值。与巨噬细胞类似,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受体如清道夫受体、补体受体(如CR1)等,中性粒细胞能识别、吞噬病原体,并依赖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以及多种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和一氧化氮等)将病原体破坏。中性粒细胞寿命很短,往往完成一次吞噬作用后便迅速死亡(相对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寿命要长些,可持续产生新的溶酶体)。死亡和濒死的中性粒细胞是脓的主要部分。

1.2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

1973年,斯坦曼(RalphM.Steinman)等人从小鼠脾脏中首次分离了出一类白细胞,因它成熟后具有类似于神经细胞的膜性树状突起,故将其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与单核/巨噬细胞一样,人树突状细胞也起源于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数量虽少,但分布广泛(除脑以外的全身多种器官),可分为两大类:由共同髓样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称为髓样树突状细胞(简称MDC);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称为淋巴样树突状细胞(简称LDC)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简称pDC)。现倾向于将MDC命名为常规DC,简称cDC。树突状细胞因分布部位不同而名称有异:郎格汉斯细胞(分布于皮肤和胃肠上皮组织中)、间质树突状细胞(分布于多种非淋巴样器官,如心、肺、肝、肾等器官中)、并指树突状细胞(分布于淋巴组织T细胞区)以及隐蔽细胞(分布于淋巴液中)。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低水平表达2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和MHCⅡ)、主要的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B7)等,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外周组织。初入外周组织的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既能通过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甘露糖受体等识别病原微生物,又可通过吞噬和巨胞饮作用摄入抗原(包括病毒、肿瘤抗原)。

综上所述,无论巨噬细胞、还是中性粒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都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因而被认为是吞噬细胞的3个主要类型。

2 抗原呈递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

就某个完整的抗原大分子而言,无论T细胞还是B细胞通常仅能识别其中某个特定的部位,即表位(epitope)。T细胞识别T表位,B细胞识别B表位。作为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质类抗原,细胞只有在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展示于细胞表面才能被T细胞识别。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原泛指具有加工呈递抗原(Ag)能力的细胞。有核细胞都具有降解胞内蛋白质的能力,且表达MHCⅠ分子于细胞表面。有核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发生癌变之后就表达非己抗原,如此,这些有核细胞就能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但现在通常把这类通过MHCⅠ分子向细胞毒性T细胞(CTL)呈递抗原的细胞称为靶细胞;把能表达MHCⅡ分子,向CD4T细胞提呈抗原肽的细胞称为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下文简称抗原呈递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除了能表达MHCⅡ分子外,表达B7分子等亦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2.1 cDC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

DC最重要的功能是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在加工、处理抗原的同时,MHCⅠ和MHCⅡ类分子、B7和黏附分子(如ICAM-2等)的表达水平提高,吞噬能力逐渐丧失,并在趋化因子等的作用下向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中迁移和成熟。

随着体外扩增DC技术日渐成熟,人们发现cDC和pDC的功能存在差异。成熟的cDC的表面具B7,能与T细胞表面CD28分子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通过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途径,cDC由抗原肽Ⅱ类分子形式激活CD4 T细胞,并促进CD4T细胞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介导体液免疫等。通过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或交叉提呈途径,cDC以抗原肽Ⅰ类分子的形式将CD8 T细胞激活为CTL。CTL由淋巴组织进入血液循环,并迁移进入组织,特异性识别并精确地杀伤靶细胞。相对于cDC,pDC主要聚集在淋巴结的高内皮静脉周围,其细胞表面具有TLR7(识别DNA病毒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TLR9(识别RNA病毒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能激活NF-κB相关信号途径,大量分泌Ⅰ型干扰素及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可活化NK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见,pDC主要发挥免疫监视功能,而非抗原提呈。

2.2呈递抗原的B细胞和巨噬细胞需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激活

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成熟的B细胞进入血液,B细胞库也因此维持着多样性。就蛋白质类抗原而言,B表位通常显露于外侧,T表位隐藏在分子之内。特异性B细胞通过BCR(B细胞抗原受体的简称,是膜型IgM)可识别抗原并摄入胞内。

摄入的抗原经B细胞加工、处理,由MHCⅡ分子提呈T表位。如此,B细胞便发育成致敏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区滞留的Th2细胞能特异性识别并捕获被同一抗原致敏的B细胞。这些被捕获的致敏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作用之下,先分裂、分化成能合成分泌型IgM(含J链,为五聚体)为主的浆细胞,其中部分浆细胞因基因CXCR5的表达水平提高而进入B细胞区,且往往与抗原特异性Th2细胞共同迁移至B细胞区继续增殖,形成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内有少部分B细胞(大多数B细胞会发生凋亡)经抗原选择而发生抗体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等过程后成为亲和力高的中央细胞。部分幸存的中央细胞在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和Th2等的协同作用下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或长寿性浆细胞,离开生发中心进入循环系统。

通常情况下,无需T细胞的协助,巨噬细胞即能够破坏其吞噬的病原微生物。但有些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就寄生在巨噬细胞的内部,须Th1才能激活并杀伤这些病原菌,因而,将这类被病原体感染的巨噬细胞也归类于抗原呈递细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