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949—1976)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
[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成功的探索,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整体感知]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2.经济上: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期间,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影响较大,服饰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3.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4.科技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阶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周边国际环境,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整体感知]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
2.外交上: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3.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思想科技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梳理基础知识
一、建国初期政治制度
1.《1954年宪法》
内容 |
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 |
性质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意义 |
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职权 |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主要权力有修改宪法、制定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人事任免权、决定国民经济计划等 |
代表 |
各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
意义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形成基础 |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
组织形式 |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
指导思想 |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得到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拥护 |
历史意义 |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依法行使自治权 |
实施 |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载入了1954年宪法。到1965年我国已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
作用 |
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1)过渡时期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
(2)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条件 |
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新生政权得到巩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
基本 任务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者是核心,后者是条件) |
特点 |
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多分布在东北地区;既从我国实际出发又参照苏联经验;边制定边实施;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改造与建设相辅相成 |
成就 |
到1957年,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
意义 |
开始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 |
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
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对象 |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实质 |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
方式 |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意义 |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内容 |
主要矛盾 |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主要任务 |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意义 |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
2.探索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内容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评价 |
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大跃 进” |
含义 |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的经济建设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
评价 |
“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含义 |
人民公社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同时又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人民公社的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
评价 |
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我国国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3.国民经济的调整
“八字”方针(1960年冬) |
内容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主要做法 |
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停办集体食堂,开放自由市场(大集体小自由);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等 |
4.十年建设取得的成就
特点 |
失误与成就并存,成就是主要的。从时间上看,两头较好,中间较差 |
成就 |
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初步建立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实现石油自给,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
一、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表现
(1)平反冤假错案: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颁布1982年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4)基层民主选举
地位 |
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法律依据 |
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核心内容 |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意义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
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过程
雏形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针对祖国统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
酝酿 |
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
形成 |
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 |
宪法保证 |
1982年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
定为国策 |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方针,使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条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日渐完善;港澳同胞的愿望 |
过程 |
香港回归 |
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澳门回归 |
1987年4月,中葡双方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意义 |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港澳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
(3)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
(4)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5)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遏制“台独”势力,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6)民间交流日益扩大,经贸联系不断加强。
三、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方针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2)改革内容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③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3)意义
①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 |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开端 |
展开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目标 |
1992年,十四大确立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意义 |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国有资产,有利于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确立过程
提出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发展 |
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创新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初步建立 |
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
(2)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
①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性质 |
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
标志 |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
意义 |
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
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理论发展
1.邓小平理论
(1)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 |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
内容 |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意义 |
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
(2)过程
①在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③提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④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⑤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⑥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⑦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3)影响: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4)新中国建立之初,政权还不十分巩固,经济亟待恢复。
2.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三大政策”:
内容 |
含义 |
意义 |
“另起炉灶” |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
“一边倒” |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
3.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背景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标志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
意义 |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进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
①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
③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在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④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西方社会封锁新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铁幕被打破,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中日关系正常化
原因 |
中美关系的改善 |
标志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
影响 |
在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 |
三、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
①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发生变化。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增长,维护世界和平还是有希望的。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主要表现:不结盟政策,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背景 |
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 |
成就 |
1964年6月,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成功试爆 |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75年11月,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
2.“东方魔稻”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二次绿色革命”。
3.“银河”系列计算机
成就 |
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
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
意义 |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4.“神舟”号飞船
载人航天 |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意义 |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71.扫盲教育
政策保障 |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
主要成效 |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
2.义务教育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4)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3.高等教育的发展
建国后至“文革”前 |
建国初,中国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
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 |
1961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
“文革” 期间 |
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大批专家教授被批斗 |
“文革”以后 |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高等教育政策放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有长足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