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导学案
期中试卷评讲(二)
研制人:胡纯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 11.23.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试卷的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题部分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一、素养导航
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再做题的良好习惯。
二、 内容导学
(一)古诗鉴赏
1、 读懂标题:
时间:南海府罢 地点:南康(东溪) 事件:登陆、燕饯、暮宿 原因:阻浅
2、 认识作者: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成元年受卢钧邀请,赴南海幕府,后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有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 理解大意:
4、自行订正:清人金圣叹评论此诗,认为多有“可笑”之语,请对这一观点作简要分析。(6分)
5、反思总结:
(二)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题策略:
结合语境;日常积累(适用对象、侧重点、感情色彩、语法搭配、词意轻重、语体风格……);排除法
;联想法……
2自行订正:
3、反思总结:审清题干是首要环节。语文考试时间有限,仿写句子得分机率大。既无需浪费时间多写,也不能忽略原句的语言形式特点。修辞手法是必备技能;理解常考修辞手法是灵活使用的前提,建议教师抓住修辞手法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易混修辞,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在平时写作中加以训练;语言表达是综合能力。书面表达讲求卷面整洁美观,词语的巧妙组合绝非强行造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升语言面貌。
与问题对话,与文本对话
判断话题内容
——依据:上下文陈述的对象、核心概念、照应词
判断逻辑关系
——起始引领、过渡衔接、总结概括、补充…
因果、转折、递进、顺承、条件、并列…
——依据:位置、关联词、标点、指代词、修辞……
三、典例导引
1、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溪上行
温庭筠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雪羽褵褷①立倒影,金鳞拨剌跳晴空。
风翻荷叶一向②白,雨湿蓼花千穗红。
心羡夕阳波上客,片时归梦钓船中。
注① (lí )褷(shī):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②一向:一片。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诗叙写了雨后夕阳映照下的溪上美景,抒发了诗人喜爱、沉醉之情。
B.以“漾漾”扣风,以“濛濛”扣雨,韵律舒缓,营造出恬静、和谐的氛围。
C.荷叶因风翻起,一望皆白;花经雨洗,红得纯粹:以色彩互衬写明丽之景。
D.全诗以“羡”“梦”收结,表达归隐之愿和对美景易逝、人生苦短的惆怅。
诗歌领联的景物描写受杜前“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漫成一首》)启发,又有变化,请简要说明。(6分)
四、提升导练(25分钟+15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0题。
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做。天南海北,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小麦收了镰,玉米好下田。虽说此时地里满是麦茬,但玉米并不挑栖身之处。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
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有经验的庄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留住最好的那一棵是不二选择。间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夜晚走到地头,“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一天又一天,玉米茎上的包穗日渐充实,走向成熟的神态沉稳自若,当中还透出融融的暖意。转眼间,夏日的燥热渐行渐远,秋光已向田野间走来。对庄稼人永说,所有付出的日子,都在此时结成了丰硕的果实,疲劳和汗水都有了回报。
就这样,小年忙乎乎地耕,终子到手了一大仓沉甸甸的收获。此时,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
地发出两个字——值了!
2.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文中线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梧桐更兼细,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D.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3.“硬核"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后被移用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请概括玉米的“硬核”表现。(4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庄稼人的心里都不由地发出‘值了’两个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近几年,①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技术不断成熟,②用户人群迅猛增长。③截至2020年3月,④我国短视频用户达7,73亿,⑤约占网民整体的85,6%以上,⑥短视频用户在使用频次、使用时长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⑦借助受众基础广泛的介质和载体,⑧“短视频歌曲”已经成为当今创作最活跃、传播最广泛,⑨创作者在新媒介技术搭建的新平台上,⑩源源不断推出广泛传唱的众多歌曲作品。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法新社8月31日发表报道,基于卫星数据的新研究称,30年来,全球范围内由气候变化致冰川融化形成的湖泊数量猛增了50%。报告作者加拿大人丹・舒加在一份声明中说:“并非所有冰川融水部会立即流入海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数据可以估算出究竟有多少融水被储存在湖泊或地下水中。”他说,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的这一研究结果将帮助科学家和政府确定这些通常不稳定的湖泊下游的群体可能面临的危脸。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到了青海,天空忽然变得低矮,哈达一样的白云,像是直接从大地上蒸腾而成。它们懒懒地浮在矮矮的雪山上,让人觉得惊异——我长年居住的小城,于平地上测到的海拔常常是零米,稍高一点的地方,也不过几十米,想要看云,得仰起头,看久了,脖子会酸。而在这里,我看那些云时,① ▲ ,仿佛只要走到雪山那里,人便可以直接穿云而去。草地或苍黄或青葱,连绵不绝,无比开阔,那些默默低头吃草的白色的羊、棕色的马、黑色的牦牛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地散落在各处,半天才稍微动一动,像草丛中缓慢滚动着的一块块白色的石头、棕色的石头、黑色的石头。更远一些的,是白色的点、棕色的点、黑色的点。那些草一律低矮,连没脚都不能,不知道它们是刚刚抽芽,② ▲ 。客车慢悠悠地在公路上绕来绕去,一直往西,往更接近天空的世界里去。忽远忽近蓝色飘带一样的青海湖,时而出没在视线里,随随便便用“傻瓜”相机拍一张照片,它都似明信片一般……
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里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B. “妈妈——,你在哪里?”小男孩哭喊着。
C.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D. 每年春节——特别是家里有孩子正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大家都宅在家。
8.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
9. 在上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②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③人们对生活形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④旅游活动也越来越丰富。⑤因为出国政策宽松的原因,⑥人们更愿意走出国门,⑦体验异国的风土人情。⑧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出境旅游的是否繁荣,⑨扩大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11.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5分)
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研发的三款新冠灭活疫苗,首次亮相服贸会展位。
美媒《财富》杂志承认,中国疫苗研发公司正处于全球研发竞赛的“头位”,占据目前9个处于第三期疫苗研发项目中的5个。但《财富》的报道也暗示中国在未结束三期临床试验前就安排紧急接种的做法“非传统”、“可能有问题”,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挑战极限”。法新社形容疫苗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并在标题直接打出“中国首次炫耀新冠病毒疫苗”。也有外媒对于中国的疫苗研发给出客观评价。西班牙埃菲社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将是最早掌握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其科研能力可以比肩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路透社认为,数据显示科兴的疫苗似乎是安全的,虽然在老年人当中效果略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