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明显感觉到飞絮又逐渐多了起来,现在正是今年杨柳飞絮的第二个高峰。与上一波不同的是,第二波飞絮来自于垂柳、旱柳、欧美杨以及青杨。
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来说,“噩梦”又来了。许多人会在这个时期产生呼吸不适感,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快速升高,“都是杨柳飞絮惹的祸”人们对飞絮感到十分恼火。
然而,大家都误会杨柳飞絮了,它们并不是引起过敏的“罪魁祸首”。
到底什么才是过敏原?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志翔给出了解释。
花粉才是“罪魁祸首”
飞絮产自于雌性杨柳树,每年春天,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孕育,杨柳树的种子急不可待地要离开杨柳“妈妈”,借助风的力量,传播繁衍着下一代。 近年来,人们的直观感受是杨柳飞絮一年比一年多。张志翔指出,是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杨柳飞絮显得尤为突出,“城市的硬化路面比较多,杨柳絮没有办法着陆在土壤上固定,在飞絮爆发的时节去到农村会发现,散落在长草土壤和湿润土壤上的飞絮不会再二次扬飞”。
每到这个季节,许多市民都会产生过敏性鼻炎,随处可见的杨柳飞絮被认为是过敏原,这个“锅”一背就是好多年。
“真是冤枉!杨柳絮有几厘米长,表明光滑、干燥、无分泌物,更无刺激,根本不会引起过敏,真正引起过敏的是花粉。”张志翔说。
一到杨柳飞絮爆发,就伴随过敏情况频发?
既然柳絮不是过敏原,那么为什么一到杨柳飞絮爆发,就伴随着过敏情况频发呢?
“北京有多种树种的的花粉易导致过敏,杨柳飞絮发生的时候,正是悬铃木、桑树、构树开花的时节,这三个树种的花都是风媒花,花粉量非常大。其中的悬铃木正是大家常说的梧桐树,其花粉更容易致敏。”张志翔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