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新旧教材在ATP上的三点变化及原因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1-20
 

新旧教材在ATP上的三点变化及原因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沪科教版)等在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均调整了ATP“高能磷酸键”的相关表述。对ATP“高能磷酸键”的质疑早已有之,在1997年,就有教师发文分析了为什么高能磷酸键提法不妥?ATP水解形成ADP时,能量的释放是否全部归结于变成ADP时新键的形成时?针对质疑教材表述发生过哪些变化,ATP水解为什么会释放能量,ATP为什么能成为生物界细胞能量货币?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1“高能磷酸键”的表述发生了哪些变化

1.1教材中ATP“高能磷酸键”表述的演变

人教版2004年版教材中关于高能磷酸键的表述是:“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2007年版教材中,将“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修改为“高能磷酸键断裂时,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2019版教材删除了“高能磷酸键”的说法,调整了有关叙述: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这种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即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

1.2关于“高能磷酸键”的疑问

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当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即“断键吸能,成键放能”。显然“高能磷酸键断裂时,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这种说法与化学知识相矛盾,ATP“高能磷酸键”的提法不妥。化学上讲的键能是指断裂一个化学键需要提供的能量,生物化学中所说的“高能键”是指该键水解时释放出的大量自由能。

1.3“高能磷酸键”的来历及调整原因

ATP分子中的3个磷酸基团从与腺苷直接相连的那个开始向外依次为α、β和γ,α和β之间、β和γ之间的磷酸键水解释放出的自由能分别是:30.5kJ/mol、30.2kJ/mol。历史上,曾把水解时释放自由能超过25kJ/mol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如ATP、ADP和焦磷酸等。

1941年,犹太裔美国籍科学家李普曼在《磷酸键能在代谢中的产生和利用》一文中总结了30年代科学家对ATP的研究,并对磷酸键在能量转换和生物合成中的功能作了进一步概括,阐明ATP是生物化学能量的普遍载体,并建议用符号“~”代表这种携带可供能的键,称之为“高能键”,也有人称之为“高能磷酸键”。这种习惯叫法不够规范和科学,它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不是“键”本身含有高能量。2019年版的人教版、沪科教版教材等删除了“高能磷酸键”的说法,调整了有关叙述。

2ATP水解为什么会释放能量

2.1磷酸基团之间化学键不稳定

ATP分子中有3个磷酸基团,它们都带负电荷,这些负电荷在空间上相距很近,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就像一个被压缩的弹簧一样,导致它们之间的化学键不稳定,促使ATP的磷酸基团易于水解。

2.2ATP水解时释放能量大于吸收能量

ATP外侧的P—O键和水中的H—O键断裂吸收能量;同时形成ADP中的O—H键和磷酸中的P—0键,放出能量。

ATP水解反应中,反应物相对于生成物拥有较高的能量(图1)。


导致ATP容易水解和释放大量自由能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引起反应物不稳定的因素(分子内静电斥力),另一个是造成产物稳定的因素(共振稳定化)。

3ATP为什么能成为生物界细胞能量货币

3.1ATP的供能方式

ATP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是它适于担当细胞中能量货币的内因。ATP除通过水解提供能量外,还通过基团转移提供能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