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取代野蛮时代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 监狱、法庭、军队的建立
C. 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对立
D. 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
2. 下列现象,按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金属工具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盛行——国家的诞生
B. 金属工具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盛行——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国家的诞生
C. 国家的诞生——阶级的出现——剥削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劳动的盛行
D. 阶级的出现——金属工具的出现——国家的诞生——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劳动的盛行
3. 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有自己的财产且不可以被买卖,但被迫依附在庄园中,“父子低首,奴事富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
①存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 ②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④存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职责这是“羊吃人”的运动。圈地运动的目的在于( )
①推翻农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④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自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内容的时候,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同学们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
①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③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标志着( )
A.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工人阶级开始反抗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
C. 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
D.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了革命理论指导
7.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使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党的成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②党带领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③党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党成立后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常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开展了密切的国共合作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系列斗争
C.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D. 毛泽东提出实行全面持久的抗战路线
10. 下面是从明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说明(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表明我国农村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③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①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彻底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逐步实现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在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览时,小强同学看到右边这张照片。下列对该照片注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
②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④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美国汉学家傅高义说:“很多人钦佩他以87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这一举动( )
A. 使中国人民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人民富起来
C. 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使得如今的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D.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指引这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 )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 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各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B. 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C. 内容丰富,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D. 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屈辱苦难到自由幸福的历史性跨越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 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综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1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
(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其主要表现是什么?(6分)
(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的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结合上述论述,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12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兴征途路漫漫,如今铿锵再启程。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认识新时代、拥抱新时代”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前行的时代坐标。
点赞“新时代”——“厉害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唱响新时代,生活更精彩”“新时代,加油”……人们纷纷在“朋友圈”为新时代点赞寄托对美好新时代的祝福和期待。
感悟“新时代”——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着今朝奋进的旋律。新时代,为民族复兴接好棒,为社会主义续新篇,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什么?(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