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立核研究大学与其他机构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纳米探针,可以精准地向病变组织递送药物。有关专家称,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通用的靶向药物递送工具,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一些其他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材料》杂志上。
向特定组织和细胞靶向递送药物是治疗病灶性疾病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肺结核、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和其他疾病。近年来的最新方法是通过纳米探针(能够携带药物和特殊分子的特殊结构)靶向病灶来实现。探针必须很小,大约几十纳米,同时它应具有严格定义的理化特性和尽可能低的毒性。
目前,世界上创建此类系统的技术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关键任务是研究药物递送过程。这就要求能够实时观察到探针在体内的移动,为此要使用特殊的激光照明。
俄国立核研究大学纳米生物工程实验室与莫斯科谢切诺夫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布洛欣国家肿瘤医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兰斯香槟—阿登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的新型超微探针满足了所有这些条件。
这种新型纳米探针由一个光致发光纳米晶体(量子点)和附着在其表面的吖啶衍生物分子(帮助探针穿过细胞膜的药物)组成。该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优势在于尺寸超小,而CT亮度更高。
俄国立核研究大学纳米生物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帕维尔·萨莫赫瓦洛夫说,量子点是应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的荧光纳米结构,吸收光谱宽,发射光谱窄,由纳米晶体的尺寸决定。也就是说,一个量子点会以特定的颜色“发光”,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医学中超敏感生物对象检测的近乎理想工具。
据悉,新型探针的尺寸大约15纳米,只有人体细胞的数百到数千分之一。CT扫描仪明亮的发光效果使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定向激光束来追踪探针在身体组织中的移动。特殊的端羧基聚乙二醇外壳使纳米探针具有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它能够在细胞中迅速积累到所需的数量。
帕维尔·萨莫赫瓦洛夫解释说,这种新型纳米探针主要用于开发抗癌药物靶向递送工具的实验研究,已经成为这种通用工具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