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导学案
诗歌鉴赏——聚焦诗意,准确选择
研制人:赵翠华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 ____ 姓名 ___ 学号 授课日期 2021.11.10
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一、素养导航
古诗选择题对于考生来说相当重要,它不仅关乎得分,更关乎是否读懂诗歌。因此,考生要把做题与读懂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借题解诗,另一方面把握题型特点,聚焦诗中关键词句,保证答准这道题。
二、内容导学
(一)了解古诗选择题特点
1.“四选一”式负选型(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2.依诗定序:选项的先后顺序保持与原诗句顺序大体一致。
3.“理解”与“赏析”兼顾,重在“理解”
选择题的设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关键词句、情感主旨的准确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从近三年的命题实践看,其考查重心放在了诗意理解上,尤其是对诗中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准确理解,考生应充分把握这一点。
(二)学会比对分析,聚焦词句理解
答好选择题,应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看清指向
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看清其指向:有的选项是针对诗歌局部,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有的是针对词句理解,有的是针对情感主旨,有的是针对语言、手法等。
第二步:定位诗句,逐一比对
答题时,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依据选项的内容来定位选项内容所对应的诗句,对比原诗句在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赏读解析是否正确。要做到细心、逐一地比对,同时要学会综合分析、辩证思考。
第三步:聚焦词句,排除陷阱
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巧妙地设置若干陷阱,以此来干扰考生。常见的陷阱集中在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以及文化常识等要素上。但是,考生最应关注的是选项中对关键词句、重要句子的理解,看看选项有无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是命题者最常用的干扰手段)。
(三)常见设误类型:
1.内容理解错误
设误角 度解读 |
命题者故意把诗歌中一些关键词语及句子的意思错误解说,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说中歪曲季节、时辰、地点等 |
2.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设误角 度解读 |
诗歌意象内涵很复杂,有的意象有多种含义,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的象征义、比喻义、语境义往往不同,命题者故意把其内涵分析错,让考生辨别。命题者还对全诗(词、曲)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某一片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做出错误的概括,如把“明丽”说成“朦胧”,要求考生判断 |
3.诗歌常识错误
设误角 度解读 |
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体裁知识、典故出处有时也是命题者的命题点之一,命题者对诗歌有关常识进行设误,要求判断正误,或者做出选择 |
4.艺术手法错误
设误角 度解读 |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置错误,如把本该是“拟人”的说成“比喻”,本该是“借喻”的说成“借代”,把“实写”说成“虚写”,把“正衬”说成“反衬”;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设置错误,把并非“生动形象”说成“生动形象”,把没有这种效果硬说成有这种效果,等等 |
5.情感风格错误
设误角 度解读 |
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任意拔高,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明显”说成“含蓄”等 |
三、达标导练(约20分钟)
1.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设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经杜甫旧宅
雍陶[注]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晚唐诗人,工于词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由景及人,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存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诸多感慨。
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的恼恨之情。
D.结尾句语奇而意深,表面看是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可事实上是写杜甫既已故,复与谁期。
设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辛弃疾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注]陌上尘。
【注】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家乡,陶渊明晚年居于此。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作者在词中充分展现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的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不断,乱世下,陶渊明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就像其笔下桃花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
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陶渊明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设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1全国卷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 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 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 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设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③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
【注】 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④洛中:洛阳,洛阳多山。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朝的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B. 颔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地。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C.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态,“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D. 全诗寄慨言志,情绪高昂,手法高妙,借对六朝覆灭的哀叹,表现出对唐朝江山风雨飘摇、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设误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提升导练(约30分钟+15分钟)
(一)(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 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2021·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2022·四川绵阳一诊)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立春新晴
杨万里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二句写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江面波光嫘郡,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晴”字。
B.立春日又恰逢好天气,让人愉悦,但想到年华在不觉中逝去,诗人内心不免伤感。
C.诗人虽然身处山村但庆幸自己远离边地,不像边地那些牺牲的将士再也无法归家。
D.本诗语言平实自然,不刻意雕琢,但在这平实的语言中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15.请结合全诗, 简要赏析“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