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1-11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

解析: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细胞学说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2.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6×   物镜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C。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与实际是上下相反和左右相反的,故视野中微生物向左下方游动,则实际它是向右上方游动,故应往左下方移动玻片,才能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4.关于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解析:A。放大倍数越高,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越小,A项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项正确;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可能在玻片上,可能在物镜上,也可能在目镜上,C项正确;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才会向左下方移动而到达视野中央,D项正确。

5.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解析:B。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S1既包括细胞膜的脂双层分子,也包括细胞核和膜性细胞器中的脂双层分子,S2只包括细胞膜中的脂双层分子,因此S12S2

6.下列选项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