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读书:目的和前提》第二课时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1-08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学科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第二课时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读书:目的和前提》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阅读这篇文章前,要通过搜集材料,了解黑塞的生平经历,了解到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

一、内容导读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二、素养导航

1.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2.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

三、问题导思

【思考1】研读第三部分

1.作者对读书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① 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基础阅读)开始阅读。② 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要读杰作。③ 要认真阅读杰作,花力气、下功夫。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2.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明确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思考2】研读句子含义

1.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具体目的”指什么?这句话含意是什么?

明确“具体目的”指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这句话的含意:真正的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并不只是为了提高某种本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养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2.“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 这里强调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完善自我,提升思想,而不是“散心消遣”,为消遣而读书,再多也无益。

3.如何理解“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的含意?

明确 这是阐述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强调“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和“心的教养”。

 

【思考3】赫尔曼·黑塞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明确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思考4】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明确   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思考5】黑塞认为读书“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对于世界文学经典有人认为要“重复阅读”,要“精”读;也有人认为开卷有益,要“泛”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   观点一:读书求知既要“精”又要“泛”。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读书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选择过于狭窄,则容易囿于局限,积累不够。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要深入研究。

观点二: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读书也需要“泛”,“精”是好事,但是如果选择过于狭窄,则容易囿于局限,积累不够。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要深入研究。

 

【思考6】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① 举例论证。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读书要以读者的个性或人格追求为前提。化抽象的说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拿印度文学与中国经典著作对比,突出中国经典著作让“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点。再如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前后对比等,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③ 比喻论证。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形象地表现了获得修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四、巩固导练(用时10分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接(chù) 益(jiào) 白灯(zhì) B.书(kān)  间(xì)  自吟(xiāo)

C.围(fèn)智(ruì)  阅览(shì)    D.侣(sēng)  音(xùn)  链子(suǒ)

【答案】D【解析】A项,白炽(chì)灯。B项,自吟啸(xiào)。C项,氛(fēn)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钟情 讲受 宽敞   B.优雅 消磨 灿烂

C.暗淡 画相 豁然   D.点缀 四壁 和拍

【答案】B【解析】A项,讲授;C项,画像;D项,合拍。

 

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②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善良孝顺的窦娥一直与婆婆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

③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

④我和几个老同学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

⑤如果人情消费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甚至到了举债的地步,那显然超出了礼尚往来的范围。

⑥也许是生搬硬套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A. 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D【解析】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使用正确。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用错对象。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使用正确。求田问舍: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望文生义。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使用正确。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使用错误,应用“牵强附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或许无法承担复兴传统文化重任,但至少也应该减少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的价值定位。

B.共青团中央、青联学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自2005年起在大学中开展KAB创业教育项目,共培训了近1 500多所高校的专业讲师。

C.很多杰出作家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有意义也有意思,就可以更好地传播知识、寓教于乐,更好地启迪心智、温润心灵。

D.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某高校从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实施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用指纹机进行早签。

【答案】C【解析】A项,“减少……价值定位”搭配不当,应为“回避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的价值定位”。B项,“近1 500多所高校”不合逻辑,“近”与“多”矛盾,应为“近1 500所高校”或“1 500多所高校”。D项,“某高校从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句式杂糅,选项把“某高校以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和“某高校从经济管理学院开始”两句杂糅。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解析】 A项,“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把“一带一路”比喻成“新引擎”。C项,“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把“网络病毒”比喻成“洪水猛兽”。D项,“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把“观念变化”比喻成“弯道超车”。B项,虽有“好像”,但不是比喻。

 

6.下列情景中给朋友发的短信,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祝贺生女儿)近日听闻您喜添千金,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B. (描述赛事)世界各个排球队都在秣马厉兵,我队正觊觎桂冠。

C. (问候病情)闻君抱恙,不胜垂念,谨致问候,祝早日康复。

D. (拜托帮忙)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答案】A【解析】A项,“瓦”,古代妇女纺织用的纺砖;“弄瓦”,古人把纺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祝贺人家生女孩。B项,“觊觎”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C项,“垂”是敬语,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青”“垂询”。此处谦敬和主宾错位。D项,“务必”错误,请托人不能用命令式的祈使句。

 

五、拓展练习(用时20分钟)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摘自赵畅《读书是一种“遇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选择读什么样的书,作者认为一定要遵循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

B.平庸的书籍,尽量少读或不读,因为它会损耗你选择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

C.作者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可打通文理。

D.读书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避免人云亦云。

【答案】C 【解析】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面越广越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遇见”这一比喻形象地阐释读书的实质,并较为深入地进行分析。

B.文章以“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为立论前提,引出选择主动权问题。

C.文章以梁启超反复研读还原历史真相一事,证明读书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D.关于读书,文章先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接着阐释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

【答案】D 【解析】关于读书,文章先阐释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接着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开书本,你就能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就能吸取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B.如果我们认真读一本经典著作,可以抵得上读几十本乃至上百本普通之书。

C.读书和交友道理一样,交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面越广越好。

D.一个人如果读书不动脑筋匆匆而过,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治学态度不负责任。

【答案】A 【解析】文中是“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不是“就能吸取……菁华”。

 

阅读课文《上图书馆》,回答以下问题。

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本第3段“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自己上图馆的经历。

B.第4、5段写我在“公书林”里阅读英文图书的经历,抒发了我在图书馆之乐,照应第3段。

C.第6段结尾的“灿烂”,第7段开头的“暗淡”,表现了日本侵华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

D.第8段写“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是因为北平已经解放,同时“我”完成论文后也可以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

【答案】C 【解析】两个词指的是人生,即日本侵华前自己在图书馆的快乐和“七七事变”后清华图书馆被迫关闭的现实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5.作者分别叙写了自己哪三个阶段的图书馆之乐?而阅读的图书主要是外文版,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三个阶段:上中学时、清华大学时、国外留学时上图书馆的经历。②因为作者是一个著名翻译家,自己读的图书主要是外文版,切合自己作为翻译家成长的经历。

 

6.李晓说:勿让“必读”绑架阅读的初衷。“必读难读”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针对学生来说,“必读”指以作业形式出现的阅读要求。学了本文后,你对此有何感想?你认为该如何阅读?

【答案】①以作业形式出现的阅读要求,过多地讲究对段意的概括、人物的分析、读后的感想,这些阅读技法实则困囿了学生的视野,在徒增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兴趣。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这些才是阅读的初衷:给予每颗想要读书的心足够的包容,让每一个人的品格可以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塑造。

 

六、选做练习(用时15分钟)

重构阅读信仰

刘伟见

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丰富了我们的阋读视野。这是一个为阅读准备了各种条件的时代,却也是遭遇阅读不断下降的时代。我们不能说困书像商品一样出现了通胀,因为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与对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商品有供大于求的时候,思想的探索则没有止境。我们可以容忍一件商品的随意组合,但不会容忍一本书的思想凑泊。于是在各种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侯,我们格外需要阅读者作为主体的觉醒和信仰的重构。

阅读信仰的重构是指我们面对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觉醒与抉择。这种主体性觉醒实际上是一种阅读者的个体价值主张。为什么读书的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会读书了,或者是我们对于阅读本身需要的基本要素缺乏认知。

首先要走出开卷有益的认识误区,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那些内容拼凑的图书正在摧毁我们对于书籍的敬畏。安德烈·希夫林认为,20世纪上半叶,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20世纪下半叶,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图书的特殊属性不像一首歌一听即觉出喜不喜欢,也不像一部电影看下来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借助于畅销榜单买书是有风险的,因为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买书相信名家或书评已经不足据,更需要自己对图书在购买之前作必要的阅读与鉴别。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是对生命的浪费。

其次是在多元选择中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阅读取向也应当如此。网络阅读背负了不应有的“浅阅读”的诟病。我们知道,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的选择最终还在于读者本人。对一个有阅读主体性的人来说,网络是新闻阅读的最佳选择,电子书是旅游阅读时最佳的携带,图书在家里或图书馆里仍然是一种享受,书中泛黄的纸有一种淡淡的香。所以,何必去夸大技术的危害呢?恰恰,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他对于网络浅阅读的沉湎是他个性缺失的某种延伸。所以,阅读主体应当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就像在网络上不适宜读长篇巨著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可以借助电子书检阅文献时非得一部一部找。简而言之,让阅读工具或载体服务于你而不是牵着你的鼻子走。据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将用卫星发行数宇正版图书,这将使我们的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可见,科技之于阅读利弊,原是要辩证看待的,关键在于人作为阅读主体的选择。阅读主体意识一旦丧失,那么科技的先进就容易成为他加速迷失的工具了。

阅读信仰的重构更在于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阅读是人类独自用心灵觉照世界的方式,只有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确立自己的阋读价值,才能真正发现阅读之妙。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这一点来说,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所以,构造自己的阅读信仰,必须自己问自己,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有无相关。那种以为随大流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只有阅读与身心结合,阅读才算有了信仰。

(1).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阅读不断下降”的情形的一项是( D  )

A.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B.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

C.阅读者的主体意识丧失。D.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

 

(2).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容易使读者迷失主体意识。

B.商品可以随意组合,思想无法凑泊成书。

C.买书不应该仅凭畅销榜单作决定,也不应该依赖名家或书评。

D.数字出版物的阅读是“浅阅读”,适合于阅读新闻。

 

(3).作者是针对什么阅读现状而提出“重构阅读信仰”的主张的?

①客观方面: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②主观方面: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无关)

 

(4).作者提倡的阅读信仰是怎样的?

①不盲目相信“开卷有益”,能够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

②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

③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自觉为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涵养身心与变化气质”或“学问与修身”)而读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