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创新班小练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03-18
 

江苏省仪征中学创新班小练

时间:2019226日   命题人:周娟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的问题。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形信函。孟浩然诗曰“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至少在明代以前,并无人“鲤鱼”非真鲤鱼。

A相提并论 化用 质疑B混为一谈  引用  质疑

C混为一谈 化用 置疑 D相提并论  引用置疑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这就使得中国美学在艺术上特别强调情感的表现。

①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

②既不同于法律上的强制

③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认识的问题

④通过情感的感染而推向行动

⑤而人们对某种伦理道德原则的接受

⑥它需要诉之于个体的情感

A⑤①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②⑤③④⑥D⑤②①③⑥④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3分)                         

A.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D.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有时候,坏情绪并不全然是一件坏事。当你发现一件事情不太理想的时候,就是你要挑战自我,发生改变的时候。怨天尤人,你就会越来越弱;反躬自省,你才能越来越强。有了抱怨,就去改变。相信自己的潜能,不断探索和提高自身能力,方法总比困难多。智者都会把负面情绪当成积极改变的起点,而不是向生活低头的终点。

A.我们需要对坏情绪采取一定的措施      B.我们要学会去正视坏情绪的利与弊

C.我们要把坏情绪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D.即使有了坏情绪也不用担心和困扰

5.下列各句中,对表格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某地区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关注情况调查表

 

A.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都高度关注    B. 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C.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差异最大    D.妈妈相对更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上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

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

B.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

C.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D.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9.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

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

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

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而本诗着意写出乡居生

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E.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

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0.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

小叔    

路明

我至今记得小叔的模样。

花衬衫,喇叭裤,长长的鬓角像钩子一样紧贴面颊,有时斜背一把吉他,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招摇而过,一不留神溅一脚泥——小叔是出了名的时髦青年,八十年代流行的东西,没有他不玩的。我喜欢和小叔一起玩。小叔告诉我,龙虾喜欢拌了猪血的蚯蚓,甲鱼最爱吃新鲜的猪肝。他咬着一根狗尾巴草,得意洋洋地走在田埂上。我拎着一铅桶的战利品,屁颠颠地跟在他身后,像个快乐的跟屁虫。

龙王庙路家的老幺,我奶奶的心头肉,小镇第一批浪荡子弟,我的小叔。

我爸是镇上另一个异端。作为家中长子,二十出头就长成一副四十岁的模样。恢复高考第一年,我爸考取了师范,是镇上唯一“考上学的”。小叔不像话的时候,我爷爷揍完,我爸接着揍,所以小叔见到我爸有点怕。有几次小叔在我爸那里挨了揍,低眉臊眼的,看见我有点不好意思。过了一会,他悄悄用手肘捅我,阿去钓龙虾?我点点头,像一对难兄难弟。

我爷爷的打算是,让初中毕业的小叔先晃荡两年,等他退休了,小叔顶替他进“国二厂”。我爷爷是八级钳工,老党员,凭一双手做到工人阶级的塔尖。小叔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嘟囔,我才不去国二厂……我要做生意。我爷爷放下筷子,啪!一记清脆的耳光。咣当一声,饭碗落地,像一个斩钉截铁的句号。我爷爷有充分的理由揍小叔一顿。国二厂的全称是县国营第二碾米厂,响当当的大厂,我爷爷坚信,个体户再有钱,不过是一时风光,国营大厂才是千秋万代的。那个下午,小叔给我钓了好多好多龙虾,一个铅桶装不下,我跑去同学家又借了一个。我喜笑颜开,说够了够了,吃到明天都吃不完了。小叔也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说再钓几个。

第二天小叔没回家。我奶奶翻床头柜,发现少了一百八十五块钱。

这不是小叔第一次离家出走了。《少林寺》风靡全国的那一年,小叔卷走了家里所有的全国粮票,登上北去的列车,去嵩山少林寺学武。小叔哪吃得了练武的苦,没几天就跑了。等他一路玩回家,奶奶都快急疯了。免不了被爷爷一顿痛打,几天都下不了床。

我爷爷拎一瓶泸州大曲、一条红壳子(牡丹)去了厂长家,一路上反复练习谦卑的表情。用爷爷的话,“老子一辈子没这么低三下四过”。小叔提前进了国二厂,成了电工班的一名学徒工。每天蔫头巴脑地跟着爷爷去上班。就这样安分了一年多,小叔又一次消失了。

十年过去了。国二厂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工资发不出来,工人只上半天班;老街上,显赫一时的供销社拆了,原址建起一座“温州皮鞋城”;电影院关门,新华书店开始卖各种人体摄影集;关于小叔,有了些不好的传言。有说他在煤矿出了事,几十个人全部闷在井下;有说他死于黑帮械斗,尸体趁黑沉入海底。

爷爷想起这个儿子就暴跳如雷,骂完瘫坐在躺椅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渐渐地我才明白,爷爷的痛骂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情愿他是个孬种,情愿他忘恩负义,而不愿去相信更残酷的结局——小叔已经不在人世了。

或许爷爷觉得,自己已经和命运之神做了笔交易。他妥协了,那么更坏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他不过是假装抱怨这笔交易不公平罢了。爷爷老了,我知道,他已经看不见了。我多想在他耳边说,建国回来了,用一个弥天大谎,换他最后的安心。

可是我没有。

奶奶的手颤抖着,合上了爷爷的眼睛。从此绝口不提小叔。一场葬礼,宣告了两个男人的死亡。

前年除夕,我和爸妈回老家陪奶奶守岁。夜里,我睡在老屋里,点着火盆,压着厚厚的棉被,沉重而安心。

半夜,不知为什么醒了。我走出房间,看见院子的大门开着,零星的烟火,照着一个苍老的背影。

是奶奶。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在等一个人。

我知道自己应该蹑手蹑脚地跑出去,拉开大门,在门外弄几个模糊不清的脚印,或者在门闩上放一个红包。第二天早上,奶奶会以为小叔回来过。

可是我没有。

11小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4分)

 

 

 

12请简要分析小叔的形象特点。(6分)

 

 

 

13文章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4分)

1)我点点头,像一对难兄难弟。

 

 

2从此绝口不提小叔。

 

 

14本文回忆小叔的故事,探究其中的情感意蕴。(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4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5)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

7)不愤不启,                     。(《论语》)

8                     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江苏省仪征中学小练创新班答案

时间:2019226

 1.A  

 2.B

 3.C  

 4.C

5. D

6.【内容理解】(3分)D(“缺乏理论支撑”不当。)

7.【论证分析】(3分) B(“按时间顺序”不对,应是分两类进行例举。)

8.【分析推断】(3分)C(A项,未能达到时代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而不是当代文学,推断的对象不当。B项,“根本原因”推断不当。D项,“就能脱羽成熟”的推断结果过于绝对。)

9.B  D  (B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D《归园田居》(其一)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0.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③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前两点各2分,第三点1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1、社会变化转型,小镇生活保守闭塞;家庭教育严苛而不失温情。(一点2分)

12、①标新立异,如打扮新潮招摇过市。②不务正业,如拒绝去国营厂,去少林寺学武,但又很快放弃。③叛逆冒险,几次离家出走。(一点2分)

13、1对一起钓龙虾期待(开心),对小叔同情(安慰)。(2

2对小叔行为的恼怒(不满),为他生死未卜的担忧(悲伤)(2分)

14、对小叔和我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小叔命运的感伤;

对突破常规(寻找新)生活的理解;对深厚亲情的理解,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一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15、1)春与秋其代序(2)引喻失义(3)渚清沙白鸟飞回(4)间关莺语花底滑

5)樯倾楫摧(6)徘徊于斗牛之间(7不悱不发8一腔热血勤珍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