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主要矛盾。
3. 个体劳动的盛行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
5. 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并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6.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9.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0. 氏族制度下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体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共62.0分)
11.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某校学生小王与同学围绕“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状况”展开小组讨论。假如你参加此次讨论,你认为在原始社会早中期,能见到的场景有
①人们使用打制石器采集天然食物 ②个体劳动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③氏族长将狩猎的成果平均分给成员 ④部落首领拥有高度集中的管理权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 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下列不属于对立阶级是( )
A. 氏族成员和氏族长 B. 奴隶主和奴隶 C. 地主和农民 D. 资本家和工人
13. 下列现象,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的确立②生产力的发展③个体劳动盛行④贫富分化的加剧⑤氏族制度的瓦解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①③⑤②⑥
14. 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
A. 奴隶和奴隶主 B.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D. 氏族贵族和战俘
15.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03、205条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由此可见
①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都只为少数人服务
③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不平等的 ④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6. 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封建国家政权 B. 封建等级制度 C. 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17.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找药厂协商要求降低试剂价格,药厂说如果我们不赚钱,我们就不生产;美国记者追问副总统,没有买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感染新冠状病毒怎么办?副总统助理怒斥记者:什么都得不到的!这种现象是()
A. 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 B. 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结果 D.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的根源
19.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
②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资本
③出现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新兴资产阶级
④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两级分化不断加深,而无法解决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扩大,而无法弥合 D. 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
2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
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
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
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
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19世纪,有位法国富商及其门徒创办《法伦斯泰尔志》《法朗吉报》,并在美国建立40个“法朗吉”,在这个组织里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接受免费教育。他们的思想特点是
A. 自由 B. 空想 C. 平等 D. 博爱
23. 回首过去,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产生、付诸实践到不断发展,已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漫漫征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①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的探索与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一重要论述()
A. 阐释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B. 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运动规律 C. 阐明了及时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D. 论证了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
25.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⑨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对社会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互助合作的生产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7. 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联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告诉我们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
①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君主立宪的实现
③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④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0. 董必武曾经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此说法可以印证的观点有()
①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出路
④孙中山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1.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新”的体现不包括
A.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B. 奋斗目标:共产主义 C. 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D.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目的 ②是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③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④不是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②→④
3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③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毛泽东个人全部言论和著述的结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5.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
①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③重在“一化三改” ④彻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36. 从新民主主义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得益于(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7. 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我国( ) 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8. 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下列做法符合此论断的是
①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③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领先世界
④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0.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①宝贵经验 ②理论准备 ③具体方案 ④物质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1. 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A. 社会性质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 B. 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工具的更替 C. 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D. 生产关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42.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结合材料,说明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3.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坐产快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同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存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宜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手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愿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1) 空想社会主义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2) 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44.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