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炼句艺术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0-26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

诗歌鉴赏(五)——炼句艺术

研制人:孙庆南  审核人:周娟娟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 10.29

 

一、素养导航

古人云:炼字不如炼句。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所炼句子,多是能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或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

炼句题考的一般都是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句子,熔铸了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这种句子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自由度大的赏析题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主要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所选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

二、内容导读

炼句形态

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

炼句内涵

着眼于修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

着眼于声韵

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

炼句位置

起承转合

开门见山,当头棒喝

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承”指承接,有总承,有分承;有明接,有暗接

“承”的作用是顺势而为,承接“起”句,蓄势铺垫,伏笔照应

“转”多指律诗颈联、绝句第三句以及词曲的“过片”

①表现诗歌结构上的跌宕,给人以“陡然一惊”之感

②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

①浑圆章法,呼应句首

②卒章显志,感发意志

三、典例调研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春旅舍

[唐]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四、达标导练(约3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韩潮州愈

[唐]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  ①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③浪西楼:地处潮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的心早与友人同乘兰舟,直达潮州那潮水的尽头,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自己愿追随友人而去。

B.颔联直抒别后景况,友人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来,我怎能不驰书慰问?此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

D.尾联宕开一笔,具体描写韩愈读到此诗时潮州那瘴气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2.贾岛好苦吟,善推敲,其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此诗颈联用词精妙之处。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唐]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昭君出塞之后,朝廷使节逐渐稀少,足见皇帝已将忠义之人淡忘。

B.颔联语言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悲痛、孤单的形象。

C.尾联借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D.诗歌词真意切,颇有豪壮之气,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请赏析诗歌颈联的精妙之处。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  ①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②灞桥:位于长安灞河水道之上。曲江:唐代著名皇家园林,有曲江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南郑远望南山,心生感慨,又写秋风吹起,号角声声,营造了悲壮的氛围。

B.“悲歌击筑”暗用荆轲悲歌与高渐离击筑的典故,表达了词人送别时的慷慨悲情。

C.整首词的情感有变化,由“哀”到“兴悠哉”,“兴”字也暗合高兴亭的亭名。

D.“多情”两句运用拟人修辞,写南山月最是多情,特地冲出暮云将月光洒向人间。

2.请赏析本词最后三句“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答: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