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练习】高三语文原创卷2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0-11
 

高三语文原创试卷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七十八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汉语命名的两种“汉学”,一种“汉学”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即“国学”;另一种则是汉学家们所说的Sinology(汉学)。

其一,中国学术史上,宋代文人把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经学称为“汉学”;宋代的宋学之后,清代众多学者以汉代的“汉学”为榜样和旗帜,特别发展了汉代“汉学”中的“朴学”(即儒家经学),他们继承汉儒学风和衣钵而治经,尤重考据训诂之学,此种学术被称为“清代汉学”。现在,一说起“汉学”,尤其是前辈学者,就认为其所指的是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

其二,国际上所说的汉学是“Sinology”,是指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化的那种学问。Sinology 既不是汉代和清代所指的“汉学”,也不是汉人的“汉学”。《牛津英语词典》中的Sinology说的这个“汉学”也称“中国学”。汉学家给“中国的学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Sinology,又将Sinology译成汉语叫“汉学”。Sinology这个“汉名”,纯粹是一种借用,借汉代、清代的“汉学”之意,用以表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这两种不同的汉学,即“国学”与“汉学”(Sinology)之间的关系,恰如许嘉璐提出的精彩的比喻,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关于这个比喻,我做过补充:首先,“汉学”不是“国学”(其实,“国学”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也有差异,此处不赘述)。“汉学”与“国学”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但这两个瓜不一样!虽说它们的根基都是中国文化,但一个是“西瓜”,一个是“东瓜”。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出发点、视角、文化背景,不会与中国学者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汉学”与“国学”是一对双胞胎,但是是一对不一样的双胞胎。其中一个叫Sinology(汉学),它虽然与“国学”同为一母所生,却是个混血儿,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也有外国文化的因子,也就是说,它的DNA虽然主要来自母亲(中国文化),但是在孕育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因为其在孕育过程中所吸收的营养不完全来自母体。汉学家研究所得结论一般都会打上自己文化的烙印。视角不同,看问题自然就会有差异。他们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可能就是创新,但这种创新可能被我们视为“误读”。这种“误读”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新意。所谓“他山之石”的价值,大概就在这里。我们可以凭借异己之长求得学术的真义:关于某个学问,有时候,汉学(Sinology)有可能胜于国学。

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学家都能达到令我们惊异或敬畏的水平。但他们能把中国文化介绍到他们的国家,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有些天才的汉学家,实际上就是思想家、哲学家,他们能看到的,中国人未必就能看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对中国文字的音韵研究直接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建立。日本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众多,硕果累累。他们的研究对我们中国学术及文化研究的近代化有帮助,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视野。当然,我们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汉学家“看走眼”的和那些真正因“误读”而错了的,批评也是应该的;但是,汉学家以慧眼深入研究的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领域和事物,我们应该虚心重视,经过切磋异同疑辩,以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那些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化时的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模式,值得我们国内的学者去研究、探索。

(摘编自阎纯德《汉学之辨——汉学及其研究五题》)

材料二:

由于“汉学”在不同的层面均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所以我们还是觉得使用“汉学”概念比较合适。

汉学是一门研究中国的国际性学问。我国学术界应当面对“在中国大陆以外许多地区,不但以‘汉学’作为中国学术的别称,而且以‘汉学’作为中国学术的总名”的现实。

既然中国被外国人称为“秦”(Chin),那么,研究中国的学问在汉语中被说成“汉学”,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秦、汉均为中国国势强盛时期的朝代名,用它们来称呼国家或学科,有一种古典、庄严之美。

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正如人们因为荷兰在尼德兰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极重要,而把尼德兰称为荷兰一样,“汉”常常被混同于中国。例如“汉语”(汉族的语言)被称为“中文”。但是,反过来,如果把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的“汉语”称作“中文”的话,咬文嚼字起来,则有些不妥。因此“汉学”比“中国学”容量更大,灵活性也更强。

今天的中国和历史上的中国在版图上不可避免会有所变化。历史上曾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一些古老民族,有的消亡,有的部分转入外国。对这些地区、民族的研究,显然称(广义的)“汉学”比称“中国学”更经得起推敲。换句话说,把“蒙古学”称为“中国学”,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妥帖。但把对历史上的蒙古的研究,作为汉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似乎并无多大问题。

如果把藏学、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那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可与“中国学”并列,但完全可以与(狭义的)“汉学”并列。反过来,如果把研究中国的学问称作“中国学”,那么,藏学、满学等都应该是它的分支学科,但是与它们并列的研究汉族学问的学科又该叫什么呢?难道在“中国学”的下面再设一个“汉学”分支,以与藏学、满学等分支并列吗?

(摘编自计翔翔《“汉学”正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有汉代经学之意的“汉学”之“汉”是指“汉朝”之“汉”,而国际上所说的“汉学”之“汉”是指“汉族”之“汉”。

B. 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理解与阐释,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应该学习以求自我提高。

C. 虽然汉学家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研究中国文化都是为了把中国文化介绍到他们的国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D. 历史上蒙古曾属于中国,因此可以视历史上的“蒙古学”为广义“汉学”的组成部分,但称之为“中国学”不妥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中作者对许嘉璐“一根藤上的两个瓜”的观点进行补充,用“一对不一样的双胞胎”来说明“汉学”与“国学”的关系。

B. 对于某个学问的研究,汉学家能达到令人惊讶的水平,比如高本汉对中国文字的音韵研究直接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建立。

C. 材料二中提到的广义的“汉学”是指材料一中汉学家所称的“汉学”,材料二中狭义的“汉学”则是指材料一中的“国学”。

D. “汉”常常被混同于中国,因此在中国“汉语”被称为“中文”,但是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的“汉语”不能被称为“中文”。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汉学”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学术史上的两种“汉学”——汉代经学之“汉学”和清代汉学之“汉学”,都研究儒家经典文化。

B. 如今国人心中的“汉学”就是国学,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国学与中国文化在内涵上又有所不同。

C. 国际上所说的“汉学”,借用了汉代、清代的“汉学”之意,但在研究内容上与汉代和清代的汉学完全不同。

D. 国际上所说的“汉学”虽然是有关“中国的学问”,但与“中国学”的内涵不同,不能用“中国学”来称呼它。

4. 材料一中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两种加以阐述。(4分)

5. 材料二中为什么认为研究中国的学问被称为“汉学”比较合适?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裏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 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 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 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做出去森林里砍柴的决定,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使情节展开合理化。

B.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

C. 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D.“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侥幸但依旧沉重的心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作者通过排比和一系列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B.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

C.卡尔维诺十分注重小说细节的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

D.本文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8.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恭,字孝伯。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与王忱齐名友善。尝从其父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忱谓其有余,因求之。恭辄以送焉,遂坐荐上。忱闻而大惊,恭曰:“吾平生无长物。”其简率如此。

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未拜,遭父忧。服阕,除吏部郎。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道子尝集朝士,置酒于东府,尚书令谢石因醉为委巷之歌,恭正色曰:“居端右之重,集藩王之第,而肆淫声,欲令群下何所取则!”石深衔之。

及帝崩,会稽王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 时国宝从弟绪说国宝,因恭入觐相王,伏兵杀之,国宝不许。恭每言及时政,辄厉声色。道子知恭不可和协,王绪之说遂行,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临别,谓道子曰:“愿大王亲万机,纳直言,远郑声,放佞人。”辞色甚厉,故国宝等愈惧。以恭为安北将军,不拜。乃谋诛国宝,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以报时施,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先帝登遐,夜乃犯合叩扉,欲矫遗诏。赖皇太后聪明,相王神武,故逆谋不果。与其从弟王绪同党凶狡,共相扇动。此不忠不义之明白也。 以臣忠诚,必亡身殉国,是以谮臣非一。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国宝及绪惶惧不知所为,用王珣计,请解职。道子收国宝,赐死,斩绪于市,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

恭性抗直,深存节义,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

(节选自《晋书•王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

B.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

C.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

D.于是国难始结/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而庾楷党于国宝/士马甚盛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

B.山陵,“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的含义,于是便把君主的坟墓比喻为“山陵”。

C.黍离,《诗经》篇章,是历代文人赞叹国家强盛常用的典故。

D.登遐,“遐”有“长久”的意思,登遐指帝王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恭生活简朴,对待朋友热情。王忱看到王恭坐的草席很好,想着王恭一定有多余的,就要了去,结果王恭因没有多余的草席只能坐在竹席上

B.王恭志向远大,任命官小不就。王恭开始做官的时候被任命为佐著作郎,他认为做官如果不是宰相一类的就不能施展才学,于是托病辞官。

C.王恭为人正直,敢于斥责权贵。司马道子在东府宴请朝中大臣时,尚书令谢石借着酒劲唱了僻陋鄙俗的小曲,王恭训斥谢石放荡不羁。

D.王恭个性坦率耿直,深怀大义。王恭读到《左传》中的有关内容时感叹不已,不免掩卷而叹。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帝崩,会稽王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4分)

(2)“愿大王亲万机,纳直言,远郑声,放佞人。”辞色甚厉,故国宝等愈惧。(4分)

14.王恭谋划诛杀王国宝,上奏章揭露了王国宝哪些不忠不义的行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游景叔月报三捷
黄庭坚
汉家飞将用庙谋,复我匹夫匹妇雠。
真成折箠禽胡月,不是黄榆牧马秋。
幄中已断匈奴臂,军前可饮月氏头。
愿见呼韩朝渭上,诸将不用万户侯。

【注释】①庙谋:兵略。②折箠:比喻轻易取胜。③黄榆:边寨。④呼韩:匈奴单于呼韩邪,曾主动与汉交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将游景叔比作汉代飞将军李广,借以表现游景叔的非凡谋略和豪壮气魄。
B.颔联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这几次取胜的高兴心情以及对西夏兵败的嘲讽、奚落。
C.颈联第一句简单地概括了游景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高超谋略,与首联遥相呼应,形成整体。
D. 颈联第二句以铺排词句极言战争惨烈,突出了将士们苦战得胜的功绩。
16.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                  ”两句,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了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2)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                   ”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文明之邦”,这种称谓并非空穴来风,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法”“周旋之节文”。

历史一脉相承,文明仍在延续。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公共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是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升华道德,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

“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也要构建匹配时代的社会文明,(  ),成为全社会的文明习惯,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B.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C.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D.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D.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在各大购物平台搜索“发热内衣”,琳琅满目的商品进入眼球。在各大商家的宣传语中,发热内衣能发热是因为在原本的衣服材质中加入了高科技的特殊材质,这些材质能让衣服自己发热,从而达到保暖的功效。看似逻辑严谨的宣传语,其实是架不住推敲的。

学过能量守恒定律的人都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从这个角度看, ,发热内衣根本不能凭空产生热能。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真正用于衣物的自发热材料。严格来说,发热内衣根本不存在,商家的宣传实属偷换概念。

既然没有能凭空发热的材料,那么发热内衣是怎样发热的呢?答案是 。我们知道,人的皮肤也是会呼吸的,当皮肤呼出的水蒸气遇到衣服的纤维面料时,纤维中的亲水基团会把水分子紧紧抱住,水分子的动能就会减低并转化为热能。所以,自发热内衣的热量来源其实是你身体呼出的水分。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节目。在众多嘉宾的发言中,有三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这三个关键词是:对话、共鸣、希望。

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向现场观众询问:嘉宾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

假设你是现场的一位青年观众,被邀请上台就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