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始社会是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对原始社会“平均主义分配”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B.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C.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D. 激化了原始社会的社会矛盾
2. 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上述论断说明( )
①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有自己的财产且不可以被买卖,但被迫依附在庄园中,“父子低首,奴事富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
①存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②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④存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决定封建社会形态,蒸汽机和电力决定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指出了( )
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③有怎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怎样的生产关系
④社会形态的更替受制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1884年,火地岛发现金子的谣言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淘金热,殖民者纷纷闯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们侵占土地、建设牧场,奴役或杀戮土著居民,导致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灭绝了。如今,火地岛的居民约有20万,但基本上都是欧洲殖民者的后裔。这说明( )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唐诗《观祈雨》有云:“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该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象。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而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干杂务。材料表明( )
①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剥削和奴役农民
②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完全占有农民
③农民能留下很大一部分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两个对立阶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封建社会中的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交地租、从徭役。结合材料可以分析出( )
①农民没有任何自由,地主占有其全部劳动成果
②农民与地主的贫富差距是命运所归
③地主阶级凭借其地位,使农民不得不屈从于其奴役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这表明列宁主张( )
A. 建立各阶级联合政府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彻底废除各种私有制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9. 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劳动,相互协作,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由此可知,在原始社会
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平均分配提供了可能
④生产工具的简陋决定了人们的分配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木石犁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
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
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 )
A. 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B.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C. 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 D. 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12.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这表明奴隶制国家( )
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
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
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
④是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暴力机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据1934年对22个省中789个县的调查,货币租占21%,实物租占79%。有些地区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劳役租残余,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劳役租甚至还占优势。农民缴纳地租的根源是( )
A. 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封建的等级制度 D. 封建“君权神授”思想
14. 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
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13~14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的条件是
A. 获取大量的货币资本
B. 获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16.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直接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
③私有制的出现是剥削社会产生的前提 ④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根本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代,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社会因经济危机而步入绝境 ②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治愈的 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 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一体系是指( )
A. 空想社会主义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德国古典哲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19.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A.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B.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C. 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D.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20. 傅立叶曾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恳求资本家或权贵人物能为“人人平等、共享劳动成果、免费教育”的社会慷慨解囊,他甚至表示愿意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乐意出资的富翁,但是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表明,傅立叶( )
①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②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④看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2020年8月21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追望大道、信仰恒在——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座谈会”在义乌召开。与会者表示,这一萃取时代精华的《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它生根中国大地、引领时代正道,成为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航标灯塔。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 )
①能坚定共产党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
②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经典著作
③明确了共产党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④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没有贡献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19世纪40年代,经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相继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中初步显示了实力。为了使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更有成效,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A.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B.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C.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真正变为科学
D.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
24.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新型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①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②新科技新产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
③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
④坚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国家、掌握政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表明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A.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26.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 )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7.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达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他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通过恩格斯以上的表述,我们可知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③工人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无产阶级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8.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等;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强调阶级斗争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
①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0. 下列理论我们能够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读到的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②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社会
③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领导阶级④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巨大贡献是
①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明确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④明确了资产阶级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关键在于对资本主义阶级本质的揭露,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知。下列理论学说能够揭示这一问题的是
A. 唯物史观 B. 剩余价值学说
C. 德国古典哲学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②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④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社会主义相对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提高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阶级在社会中消失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35.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4月23日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新时期加强《共产党宣言》的学习
①能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②明确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
③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根基④理解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A. ①② B. ③④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