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集锦(十六)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10-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11月28日,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完成1-2题。

1.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私有制的产生(  )

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是人类社会发展暂时的倒退
C.根本原因是私有观念的存在              D.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发现,但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资本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

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就和恩格斯一道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资本家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下列选项与材料说明的观点不符合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
③材料说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创造这些体系的信徒们一贯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这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6.《共产党宣言》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下列关于过渡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D.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

8.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据此,你认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A.革命性质            B.领导力量        C.革命前途        D.革命任务

9.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②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内在原因

③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④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对这段文字所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段时期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后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在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下列对会议中心议题、改革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C.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释放经济活力
D.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

13.申纪兰在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大胆采用“因地制宜,统分适度,适时调整”的方法,使得改革取得良好效果;1985年起,她带领西沟村建起合金厂、石料厂等村办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她招商引资闯市场,兴建红色旅游基地,奔向更美好的生活。申纪兰的这几年人生经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哪些阶段(  )
①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②中国改革率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④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历尽曲折之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②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智慧结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将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下列对这段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9年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其中,群众游行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分为“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展现了一幅流动的史诗。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的认识,可以推断()
①“开天辟地”方阵应归入“建国创业”篇章
②“当家作主”方阵适合归入“改革开放”篇章
③“关键抉择”“科学发展”等方阵展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景象
④“美好生活”“不忘初心”方阵可反映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员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得工资,以求生存;资本家购得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发财的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的根本原因及资本主义形成雇佣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已经隔离治疗。而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国内国外疫情状况鲜明的对比,彰显了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所以对于生动讲述社会主义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的理论电视片《社会主义“有点潮”》曾引发网上网下广泛热议和点赞好评,我们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了。

(1)试分析社会主义“有点潮”的原因。(9分)

(2)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请简要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一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提高了245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6分)

(2)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观点的理解。(9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