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学校体育要抓住时代发展新机遇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9-30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兴则中国兴。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挖掘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体育意义、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之后,近段时间国家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又一份重磅文件。不少业内专家及基层学校校长、体育教师在看到文件之后的最大感受是,学校体育真的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了。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育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条件保障愈加坚实,改革成效不断凸显,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各类学校落实政策、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学校体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1999年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到2011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到《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下发,再到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和重要指示,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和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可以说,对学校体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今,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体育教师缺乏和场地设施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普通小学(含教学点)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也大幅度提高,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既是落实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行动指南,也是学校体育乃至教育体育工作者的制度保障,必将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学校体育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健康第一理念形成共识,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清晰明了,下一步即是扎实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将理念、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红利”显化。

  对此,首要是转变观念。2019年底,云南省将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到100分引发热议,体育教师是否“卑微”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不久前,青岛家长集体抗议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些都说明要提高体育的地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移风易俗、转变观念,跳出体育看体育,将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来做。

  扎实落实学校体育,还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减轻不必要课业负担做起,让学生轻松上阵、健康成长。同时,增加体育课时。今年疫情期间,虽然孩子们近视率增加了,但也长高了、长壮了,这与有效的家庭体育锻炼和亲子活动增加有很大关系。有关部门应乘势而为,建立起课内外、校内外,家校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的有效机制,在保证一小时校内体育活动的同时,大力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力争使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达到两小时以上。

  在学校层面,则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加强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要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将学校体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兴则中国兴。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挖掘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体育意义、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青少年抓起,从基础做起,从一项项措施落实抓起,才能全面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目标,为世界作出中国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