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学近一个月,“双减”政策的推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也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产生了影响。
过去,体育课在一些中小学不太受重视,有师资、场地、器材不足等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观念上的限制。有的学校体育课是“一堂课,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有的老师看重语、数、外等文化课高于体育;有的家长认为体育就是老师带着孩子玩,浪费时间。其实,在中小学教育中,体育课不仅是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运动习惯、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的主要学科。
通过体育运动,在竞争中激发人体的最大运动潜能,适当突破自身的运动极限,可以锻炼学生的品格。在中小学,体育的实质是通过“体”而“育”。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运动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集体主义、拼搏进取等美好精神品质的过程。
体育还能改变学生的身心状态。有的学生体质较弱,常常感冒发烧,但经过体育教师的培育,爱上了运动,身体素质逐渐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性格、价值观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双减”政策落地后,体育出现了可喜的转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学校因体育课时增加而出现的体育教师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当体育教学迎来真正的时间和空间,学校还有更多的可为之处。
学校要因地制宜持续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做出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索,如尝试“零点体育”、开设体育兴趣选修课,甚至有的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监测学生体质情况开出“运动处方”。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探索,值得学习借鉴。但具体到每所学校,拥有的现实条件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场地开阔但师资不足,有的学校校园面积局促但可挖掘潜力大。学校应基于现有条件调动资源,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体育教学。
学校要在体育中渗透德育。传统的学校品德教育,如班会等往往形式单一、说教过多,学生不易接受,效果不佳。而一堂好的体育课,是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心理品质、道德风尚等综合教育的过程。学校要有意识地让品德教育在体育课上自然生发,让学生在运动体验和团队参与中亲身感受。例如,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中养成坚韧拼搏、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品质,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合作互助、相互尊重、承担责任,在比赛训练中养成遵规守纪、诚信自律的意识并树立正确的胜负观等。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激发体育教师的从教热情。前段时间,上海某小学学生家长晒出的聊天记录让人印象深刻:“家长会上,体育老师开口第一句就是‘我从教20年,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家长会’。”另据媒体报道,因中小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导致体育老师压力倍增甚至不够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在新的教育生态下应该得到改变。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也要侧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帮助体育老师打开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在职称竞聘上拥有与其他学科同等的机会,让体育老师在忙起来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