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团校团课制度
为了深入贯彻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贯彻落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团校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大力推动学校团校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江苏省仪征中学团委制定此团校课程制度。
一、 课程内容
1.团的基础教育
团的基础教育作为团校培训的基本内容,重点学习团章和团的历史,了解团的光荣传统、性质、任务、组织、纪律和团员的权利、义务,掌握团的基本工作方法,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光荣感和归属感。
2.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以思想研讨、榜样分享、生涯规划等方式,引导团员学生增强奋斗精神,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努力在推动实现中国梦中成就个人梦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专题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树青少年典型,积极发挥同伴教育作用,引导青少年发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青年榜样。
4.形势与政策教育
结合各重大纪念日、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重要契机,教育和引导团员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自身的思想观点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保持一致。
5.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教育
把志愿服务作为入团教育和团员日常教育的必备内容,全体学员入读团校时必须注册成为志愿者。成立团校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校内关爱互助、校外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每期团校全体学员以“接力”方式参加团校志愿服务队。
二、课程类别
1.针对入团积极分子: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志愿者培训班,32学时/学年。
2.针对全体团员:团课学习小组、团员培训班,24学时/学年。
3.针对团学骨干:团干培训班、推优入党培训班,42学时/学年。
三、教学管理
1.统筹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团员发展规划和团员、团干构成情况,在每学年初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课程类别、培训期数、培训人数、授课时间、课程内容、师资安排等。
2.规范学员管理。统一订制《团校培训记录册》,作为学员参加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每名学员各持一本。登记学员的基本信息,规范编号,记录学员培训的班次、时间、培训形式、内容、评价情况等,进一步规范管理。
3.严格团校结业考核制度,避免培训“走过场”。制定团校学员考核登记表,将理论知识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和日常表现纳入考核体系。团校对学员的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类。
4.履行发展团员职能。要严格入团程序,把团校培训作为发展中学团员的必经环节,入团积极分子必须参加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并通过考核,获得团校结业证书,方可作为团员发展对象。入团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前应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团课学习,其中理论学习不少于12个学时,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少于8个学时。
5.保证团校培训课程。合理安排团校培训课程,每学期开展各类培训不少于10个课时,在校团员学生每学期参与培训不少于5个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