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测试】考前冲刺专题一第三讲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22
 

专题一   

3讲 力与曲线运动

考向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典例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可以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上的往复运动.连杆ABOB可绕图中ABO三处的转轴转动,连杆OB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通过连杆AB使滑块在水平横杆上左右滑动.已知OB杆长为L,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连杆A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AB杆与OB杆的夹角为β时,滑块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A.sin α(ωLsin β)              B.sin α(ωLcos β)           

C.cos α(ωLcos β)             D.cos α(ωLsin β)

 

1.一只小船渡过两岸平行的河流,河中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小船的初速度均相同,且船头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小船相对于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和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沿ACAD轨迹小船都是做匀变速运动

BAD是匀减速运动的轨迹

C.沿AC轨迹渡河所用时间最短

D.小船沿AD轨迹渡河,船靠岸时速度最大

 

2.质量为m的物体P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θ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的速率为v                        BP的速率为vcos θ2

C.绳的拉力等于mgsin θ1               D.绳的拉力小于mgsin θ1

 

考向2 平抛运动的规律

3.如图所示,位于同一高度的小球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水平抛出,都落在了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C点,小球B恰好垂直打到斜面上,则v1v2之比为(  )

A11 B21

C23 D32

4. 如图所示,斜面ABC倾角为θ,在点以速度v1将小球水平抛出(小球可以看成质点),小球恰好经过斜面上的小孔,落在斜面底部的点,且的中点。在点以速度将小球水平抛出,小球刚好落在点。若小球从运动到的时间为,从运动到的时间为,则为(  )

A11           B12    

C23 D13

 

5.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点,E1(E2)等于(  )

A20 B18

C9.0 D3.0

 

6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α,且tan α2(1),从斜面上O点与水平方向成45°角以速度v02v0分别抛出小球PQ,小球PQ刚要落在斜面上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PvQ,设OA间的距离为s1OB间的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  )

As24s1vPvQ方向相同

Bs24s1vPvQ方向不同

C2s1s24s1vPvQ方向相同

D2s1s24s1vPvQ方向不同

考点二 圆周运动

考向1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1.中国选手王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获得链球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王峥双手握住柄环,站在投掷圈后缘,经过预摆和34圈连续加速旋转及最后用力,将链球掷出.整个过程可简化为加速圆周运动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链球圆周运动过程中,链球受到的拉力指向圆心

B.链球掷出瞬间速度方向沿该点圆周运动的径向

C.链球掷出后做匀变速运动

D.链球掷出后运动时间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2拨浪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宋代时小型拨浪鼓已成为儿童玩具.四个拨浪鼓上分别系有长度不等的两根细绳,绳一端系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关于手柄对称的鼓沿上,现使鼓绕竖直放置的手柄匀速转动,两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周期相同的圆周运动.下列各图中两球的位置关系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θ<β)(  )

 

 

 

 

 

 

 

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悬于同一悬点O,且在O点下方垂直距离h1 m处的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线长L13 mL22 m,则AB两小球(  )

A.周期之比T1T223        B.角速度之比ω1ω232

C.线速度之比v1v2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83

 

4(多选)如图甲所示,质量相等大小可忽略的ab两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等长轻质细线悬挂起来,使小球a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小球b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连接小球b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和小球a摆动时绳子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都为θ,运动过程中两绳子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中cd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直线d表示绳子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图乙中曲线c表示绳子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θ45°

Dθ60°

 

考向2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5.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小球恰好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圆周运动,选项中给出了轻绳对小球拉力F跟小球转过的角度θ(0°≤θ≤180°)的余弦cos θ关系的四幅图像,其中A项所示的是一段直线,B项所示是正弦型函数图像,CD项所示是一段抛物线,这四幅Fcos θ图像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6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圆周运动向心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他利用双线来稳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图所示,他用两根长为L3(3) m的细线系一质量为m1 kg的小球,两线上各连接一个力电传感器来测量细线的拉力(图中未画出),细线的另一端系于水平横杆上的AB两点,AB两点相距也为L3(3) m.若小球上升到圆周最高点时力电传感器的示数都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球到达圆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圆周最低点时,每个力电传感器的示数为多少.

 

 

考点三 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

考向1 开普勒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1),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1),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  D2.5

 

2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

Av1v2v1r(GM)   Bv1v2v1r(GM)

Cv1v2v1r(GM) Dv1v2v1r(GM)

 

3201942022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已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的n(1),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k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则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运行的(  )

A.周期为n2(T) B.周期为n(T)

C.加速度大小为k2(1)g D.加速度大小为k(1)g

 

考向2 天体质量、密度的求解

4.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三次方r3与周期平方T2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像,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

A4π2b(Ga) B4π2a(Gb)

CGb(4π2a) DGa(4π2b)

 

5(多选)嫦娥四号探测器在2017年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嫦娥五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T2(32πR)       B.月球质量为GT2(32π2R3)

C.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T(2R)         D.月球密度为GT2(24π)

 

考向3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与计算

6.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

A()       B()       C3πGρ(1)     D4πGρ(1)

 

 

7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

AQP(RKg)         BQ(RPKg)       CKP(RQg)    DQK(RPg)

 

 

8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v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RR,由此可以判定(  )

Aaaa Baaa

Cvvv Dvvv

 

9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A开始变轨,变轨后在圆轨道上运行,A点离地面高度约为380 km,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36 000 km.若天宫二号变轨前后质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在轨道上运行通过近地点B时速度最小

B.天宫二号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可能大于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C.天宫二号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一定大于24 h

D.天宫二号在轨道上运行通过A点时的速度一定小于在轨道上运行通过A点时的速度

 

10当今社会信息通讯技术高速发展,其中地球同步卫星的作用非常重要.如图所示,某一在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对地球赤道覆盖的最大张角为2α.假设因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使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对地球赤道覆盖的最大张角变为2β,则地球自转周期变化前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

Acos3 α(cos3 β) Bsin3 α(sin3 β)

Ccos3 2α(cos3 2β) Dsin3 2α(sin3 2β)

 

考向4 万有引力定律与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典例2 (多选)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3,则(  )

AM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3

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4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4

 

1.我国将在今年择机执行天问1火星探测任务.质量为m的着陆器在着陆火星前,会在火星表面附近经历一个时长为t0、速度由v0减速到零的过程.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1倍,半径约为地球的0.5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火星大气阻力.若该减速过程可视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到的制动力大小约为(  )

Amt0(v0) Bmt0(v0)

Cmt0(v0) Dmt0(v0)

 

2关于引力波,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其存在。1974年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发现赫尔斯泰勒脉冲双星,这双星系统在互相公转时,由于不断发射引力波而失去能量,逐渐相互靠近,此现象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首个间接证据。科学家们猜测该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星球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的星球表面的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则关于赫尔斯泰勒脉冲双星周期T随双星之间的距离L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