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将至,专业选择牵动着学生与家长的心,就业市场的冷热阴晴常被大肆讨论,祖国山河的建设需求却少为人闻。时代在召唤,青年在选择专业时,应在发挥个人优势中关注国家需要,勿为冷热眩惑。
专业的冷热本质上讲是就业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高低。诚然市场的需求也是一种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需求,但对热门专业的一哄而上反而会导致该专业的人才过剩,毕业时遇到就业难题。此外,对就业前景的过分强调也会导致考生在专业学习中以就业为导向,丧失在大学知识宝库中拓展自我视野的良机。专业冷热固然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追热捧红往往既难以达到顺利就业的预期目的,更难于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进步的契合。
山峦如聚,波涛如怒,祖国的需要呼唤着青年的专业选择。生长在红旗下,我们享受着义务教育,社会稳定的国家关怀,本就有学成报国的义务。更何况,国家的需要相比市场需要,是一种剑指民族复兴的宏大需要,个人的贡献在其中更能凸显。投入计算机浪潮,或许只能成为随时可被替代的“码农”。而选择火炸药,考古等冷门专业,则可为火箭上天贡献关键一爆,为民族历史提供坚实证据。个人的力量借由国家平台得以放大,个人的努力为民族复兴直接助力,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结合的更加紧密。在这些“冷”专业中,我们的心与脚下的山河贴的更近,我们听得见国家迈进的浊重呼吸。
当然,在面对国家需要时,也要考虑自身能力适于负起哪项重担。十四亿人的需要落在一群专业工作者身上,必须人人殚精竭虑,方能为人民交上答卷,倘无相应天赋素养,不但自身吃力,也难负人民嘱托。不过,这也不是逃避国家需要的借口,民族复兴是一个国家的全方位突破,只要胸怀赤子之心,总有一片山河值得你付与。
青年人是社会中最具朝气的群体,怎能为世俗名利温蠖,迷失于专业冷热之间?倘人人都能在选择专业时结合国家需要,以尘雾之微补益沧海,荧烛之光增辉日月,属于所有人的中国必将更加美好,青年的丹心必将浇灌出神舟处处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