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17
 

有首歌唱得好:“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这首歌表达了对大树的礼赞,也能触发我们更多的联想: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敦煌数十载,为敦煌艺术赢得世界声誉;五四精神传承百年,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百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好大一棵树”,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头顶一个天”强调是大树有责任,有担当。

“脚踏一方土”表现大树脚踏实地。

“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表现大树不惧困难,迎难生长。

“好大一棵树,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强调大树的无私奉献。

“好大一棵树,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强调大树有宽广的胸襟和对故土的眷恋。


“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敦煌数十载,为敦煌艺术赢得世界声誉”强调的是个人精神如何生长成“大树”。个人应该选定一项伟大事业后,应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个人精神才会越发蓬勃。


“五四精神传承百年,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强调的是某一个团体的精神的传承,它包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精神强调的是某种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某一个团体的壮大,要长成大树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历史,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发展,才有更多的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团体,总有人在前赴后继,做出贡献,更新精神。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朋友。因为树的存在,人们得以诗意地栖居。


美景因树而生动,遐思因树而美妙,时光因树而温馨……树不仅提供着日用之便,而且给人以情感慰藉、精神滋养。从古至今,许多人爱树、植树、护树,留下一段段佳话。


“看到梧桐树,就想起焦裕禄”,“看到木麻黄,就想起谷文昌”。焦裕禄、谷文昌为改变兰考和东山的面貌,组织干部群众遍种林木,治服了盐碱地,锁住了大风沙,成为被群众深情怀念的“栽树人”。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一位位勤于并乐于栽树的前人,用心血汗水播下绿荫,彰显“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展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


活成一棵松树。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做人就应该学习松树的坚定性、坚韧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心存定力、站稳脚跟,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像挺拔的松树那样,巍然屹立天地间。


活成一棵柳树。人们喜爱柳树,不仅因为它有婀娜多姿的外貌,还因其可亲可敬的品格。我们学习柳树的精神,就要像它那样不计环境好坏、不管土地肥瘦,在哪里都能生根抽枝、生机勃勃。


活成一棵银杏树。银杏树也叫公孙树,祖父栽种,收果却要等到孙子辈。将根深深扎进大地,枝干在风雨雷电中砥砺生长,耐得住光阴一寸一寸来雕刻打磨,笑对飒飒金风,结出累累果实,这就是银杏树的风格。要像银杏树那样,不急不躁,学会安静地扎根;不计名利,干好眼前的活,创造经得起时光打磨的业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