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赵丹妮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要用“生命化”的教育方法来进行生命教育,要达到师生共同的“生命在场”,将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信任与成全鲜活有力地呈现出来。生命教育课程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4种:讲授与感悟、活动与探究、情境与体验、生命叙事。
讲授与感悟。这种方法旨在避免那些单纯的知识介绍,重在让学生了解、体悟和接受内容。比如,在“生命权利”专题中,教师首先向学生进行详细的文字讲解,提供图片、课件、影像等资料展示。在大量资料面前,学生的心灵自然会受到强烈震撼,感受到生命在灾害和事故面前的脆弱和无奈,萌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学生畅谈感悟,教师适时点拨。
活动与探究。教师可以借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安排学生进行热身游戏和体验活动,让知识和感悟的形成在活动中实现。大致模式是:教师提出活动方案和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学生进行探究式讨论,小组内确定人选代表小组发言;课堂汇报、成果交流,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教师适时指导和点拨;教师归纳学生分享中的亮点进行总结提升,最后让学生写下“生命成长日记”。
情境与体验。教师创设各种开放式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去感受周围世界,并通过多种体验渠道发挥自己的潜力。生命教育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教师要根据这些经历,结合形象鲜明的场景,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或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真实画面,让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以“生命老化”专题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小组作业——采访几位65岁以上的老人,要求学生在访谈中尤其要注意观察老人的外表、姿态、心态、语气等方面;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悟“生命的冬季”。
生命叙事。创造性运用生命叙事的理念和方法是生命教育课程的“独门秘诀”,生命叙事理念是“去权威而有影响力”“学生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主人和专家”,主张“多元性”“异质性”“自我关切”等,可以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尊重。生命叙事要求教师做好4个新角色:倾听者、引领者、陪伴者、催化者。
倾听者:教师要全身心去倾听,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不忙于评价和“贴标签”,而是真诚地包容学生,好奇地倾听学生心声;陪伴者: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真诚的语言、包容的态度、真诚的情感去陪伴学生,这种陪伴不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后,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一些;引导者:教师点拨和引领学生看到原来没有看到的自己,使学生在重新讲述自己生命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自信的感受;催化者:教师不是高人一等的权威,而是像“酶促催化”般陪伴和加速学生的生命成长,使学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对此负责,教师随后应该自然“脱落”,放手让学生展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