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练习】随堂小练(7)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14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7

一、文化常识。

1、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2、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其前期词在风格和内容方面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令、中调为多。晏殊、欧阳修词“同出南唐”,开有宋一代词风。晏殊词温润秀洁理深旨远;欧阳修词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晏殊、欧阳修令词风靡天下的同时,慢词也勃兴、发展起来,与小令并驾齐驱。柳永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为主要题材,善铺叙,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张先与柳永齐名,以“韵高”为胜。小令、慢词双峰并峙,丰富了北宋前期词坛。(书上内容)

二、名著阅读。

 1、翻译: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人间词话》) 

苏轼的杨花词是和韵之作,然而却仿佛首创。章质夫的词乃是首创,却仿佛和韵之作。才质高低难以勉强,正是如此。  

 

2、简答: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何理解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答: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所观之境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即物物皆着我之色,我愉悦即万物皆欣欣向荣,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我忧伤即万物皆倾颓百态,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我之境指,作者保存着一颗恬然的心,心境悠然一时的情感的表达与自然形成了契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诗中未着我之色,竟处处是现我之情,无我之境不是诗中没有“我”,而是“我”已经与境行成了天然的和谐,它是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无需刻意雕琢,巧然天成。

三、文言翻译。

  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4分)

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

 

四、名句默写。

1、范仲淹《苏幕遮》中“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三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构成一幅意境悠 远的画面。

2、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两句描写花叶凋零,感叹自然美景随时光流逝而消歇。

高二语文随堂小练(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