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的颗粒度
褚清源
课改20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不少课改成果,诞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经验。如果用20年的时间尺度来丈量课改进程,一些理念和现象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改理念到底落实了多少?把学习权交给学生就意味着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为什么一些学校的课堂活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课堂结构创新的红利真的结束了吗?行动的简约化与教育的复杂性之间的鸿沟如何弥合?要走好下一个10年、20年,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点?
这一系列追问都指向了课堂教学改革要关注细节。没有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一些新的理念将会被棚架。关注细节就是要有雕刻精神,将教学技术中的大颗粒分解成小颗粒,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让教学从粗放走向精细,从模糊走向清晰。课堂改革只有转向细节研究和关键环节研究,在细节里传递教育温度,才可能不断抵达深度。
关于学生立场的颗粒度。台湾教师吴慧琳的音乐课就是在细节处彰显学生立场的课。她的课堂总是弥漫着富有穿透力的笑声。她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解构。每次上课总是从简单的游戏开始,因为教学设计需要,她的课堂没有课桌椅,学生有时候就是席地而坐。与学生对话时,她总是蹲得比学生还低,更重要的是,话语又那么富有亲和力。初次与学生见面,她会说:“江湖上都叫我慧琳姐姐,大家不用叫我老师,叫我慧琳姐姐就好。”有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像“你是牛顿的后代很牛”这样的话会脱口而出。总之,她的课看起来没有那么“正经”,但无论是教学行为细节还是课堂语言细节都彰显着“学生立场”和“爱的态度”。
关于倾听文化的颗粒度。上海教师郑艳红的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倾听”的观照。在她的课堂上,不仅有友善的互动,更有理解性倾听。倾听不仅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示范,更是课堂上最美的姿态。
郑艳红为什么强调“听大于说”?因为倾听才能更好地保护说、激发说,倾听是心中有他人,倾听才能润泽关系,促进表达;因为会倾听的人才是最会学习的人,会倾听的人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新问题的产生,则意味着深度学习的开始。
但是,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告知要倾听,却没有被指导如何倾听,倾听只是被强调,而少有教师通过分解动作去示范。
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教师每一堂课都在用心示范倾听,学生才可能学会倾听。遗憾的是,一些教师总是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性倾听,总是听自己想要的答案,听正确的答案,听精确的表达,而那些条理不清、有瑕疵的表达,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不耐烦。所以,不会听,是因为你只想听你愿意听的。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大量存在。
课改20年了,也许我们只触摸到了倾听文化的一角。倡导倾听只能提高倾听的意识,并不能培养倾听能力,希望更多教师能在课堂上不断示范倾听。要坚信每一次教师的认真倾听有一天都会开出花朵。
关于合作学习的颗粒度。客观说,直到今天我们在合作学习上的努力,并没有出现期待的课堂样态和教学结果。总有一些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成了配合老师教的形式,有时候总是不自觉地越过学生的独学,直接进入合作学习。课堂上总会大量发生着讨论,却少有友好的争论。其实,讨论与争论不同。友好的争论可以促进认知和道德向更高阶段过渡。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总是来自教师,学生也习惯了等着教师来问,教师成了课堂上最忙碌的提问者。因此,合作学习需要不断迭代,每一位合作学习实践者都要自我追问:热闹的合作中有真正的讨论吗?问与答中有真实的对话产生吗?完成这些追问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小合作学习颗粒度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