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回归日常
于晓冰
许多学校开设了轰轰烈烈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但从具体的实施现状来看仍有许多问题。“整本书阅读”往往与“名著阅读”画上了等号,而名著阅读又与考试阅读紧紧搭接在一起。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中高考规定要考哪几本名著,学校就要求学生读哪几本名著,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书籍看似琳琅满目,但实际所涉及的书目无非就是那几十本而已。
可以阅读的“整本书”多矣,为什么必须是名著呢?即使是名著,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名著也可谓多矣,为什么非要读那几本名著呢?名著阅读具体应该怎样开展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育者认真面对并深入思考的。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原因之一就是它无限的可解读性。无论一种策略、一种解读有多么优秀,都不能代替个人的阅读、个体的体验。如果要求在同一个策略之下寻求共同的标准答案,这已经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违背了阅读的个性化原则。将名著阅读“标准化”之后提供给学生,这与把工业生产线上的“标准件”提供给消费者没有任何区别,这种阅读的趣味又在哪里呢?学生不爱读名著,教师又要想尽办法把名著裹了糖衣塞给学生,结果很可能是“糖衣”被吃掉了,“炮弹”却被打了回来。
以考试为驱动,常常让阅读沦落为关于情节、知识的记忆。但阅读的内容远不只是情节,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内容比如结构、语言等,一旦忽略了这些,书籍就仿佛被抽干水分的蔬果,只剩下渣滓而没有任何味道,令人难以下咽。比如读《水浒传》时,金圣叹的点评固然独到,但不能用金圣叹的点评代替每个人的阅读感受;同样,只是道听途说记住了“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个情节也远远不够,只有沉淀下来、沉入进去,才能在小说一波三折的叙述中感受阅读真正的趣味所在。
既然整本书阅读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还要不要开展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课程呢?当然要,但是首先应该厘清整本书阅读的基础是什么。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先学会走,然后才开始跑,读书也是如此。从最初的借助图画阅读只有几句话的绘本,慢慢过渡到纯文字的篇章,再从一篇篇文章过渡到完整阅读一本本书……整本书阅读不能跨越式前进,也无法弯道超车。
该如何打好整本书阅读的基础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从孩子识字开始的,不能把识字当成目的,而是要当成手段,要让孩子从小对一切与文字相关的东西感到有趣,这样他们将来就会因信息、情感摄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主动增加阅读量,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整本书阅读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只要踏踏实实地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读下去就好了。
第二,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学生大量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习题和作业所占据,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寥寥无几。阅读是实践性活动,没有时间的积累很难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师先要让学生爱上读书,然后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社团活动,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第三,放开整本书阅读的限制。教师不要刻意规定学生必须读哪本书,个体不同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年龄的学生,仍然存在性别、能力、个性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整本书阅读可以走“能读、爱读、扩展读、深入读”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每个人遇到的书籍应该是不同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不要误以为没有读过某一本书就会产生完全无法弥补的损失,事实上书籍中所讲的许多东西是相通或互补的,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而非限定他们的阅读书目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阅读课程的开设就会轻而易举。让阅读回归阅读,让阅读回归日常,则学生幸甚,阅读幸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