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队列队形练习的教学要求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5-07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从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出,安排了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同时,原本占有一定比例的队列队形的练习,却有被“挤掉”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笔者根据这一现象,谈谈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教学要求。


 

一、对教师指挥时的要求

(一)教师应姿态端正,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以身作则。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练习时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认真维护队列纪律。


 

(三)指挥位置应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原地队形练习时的指挥位置,应站在队列的中央前适当地方,与两翼成一等腰三角形。行进间练习时,纵队在左侧方,横队和并列纵队在队列的左侧前方,必要时可在右侧前方。变换指挥位置时通常用跑步,到达预定位置后立定,成立正姿势转向学生后再下达口令。


 

(四)口令要准确、清楚、洪亮。预令要稍长,以全体学生能听清楚为前提;动令要短促而有力。行进间,动令一般落在右脚,向左转走时,动令落在左脚。


 

(五)正确运用教法。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示范动作要准确,一般先完整示范,后分解示范。操练时,一般先做分解练习,后做完整练习。


 

二、对学生操练时的要求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执行命令,自觉遵守队列纪律。


 

(二)严肃认真,精神振奋,姿态端正。


 

(三)动作要准确、迅速、协调一致,保持整齐的队列。


 

(四)思想集中,刻苦训练,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努力完成训练任务。


 

(五)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关心集体,反对自由主义。


 

(六)将学到的队列和作风,自觉地贯穿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七)出入队列要先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出入队列,不准自由行动。出列用正步,入列用跑步。整队后,迟到的学生应先喊“报告”,经允许后自觉跑步至排尾,不得在队中插入,以免影响全队整齐。


 

三、队列队形练习的教学注意事项:

(一)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并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等特点充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做好挂图、画好场地标志),教学中还要做到教养结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养成正确姿势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学生学会一个再做一个,避免为追求花样占用过多的时间,以致影响其它内容的教学。


 

(二)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遵守纪律。精神振奋,动作认真,姿态端正,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学生在校期间,一开始就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认真地学习口令指挥,在正确掌握队列队形练习的同时,要学会组织教学的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这是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三)培养学生指挥队列队形变化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对队列队形练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确掌握这些练习的重要意义。队列队形练习不仅是体育教师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姿势、促进身体正长发育、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每次组织教学中要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担任整队、分组带领队伍工作,从而培养学生指挥能力。教学中凡运用到的队列队形变化动作,必须按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认真操练、令行禁止的习惯。

来源:网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