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随堂小练(6)
一、 文化常识
1.古代表示官司职变动的词语很多,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与“察茂才”“举孝廉”不同。 “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除”“拜”均表示授予官职,“拔”“擢”均表示提拔,“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权”“署”则表示暂代官职。古人对于官职变动有多种说法,“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屈原既黜”“上书乞骸骨”等句子,说的分别是授予官职、降低官职、罢免官职、辞去官职。
2.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辅臣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
二、名著阅读
1.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荀而藏之庙堂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2.设喻和对比。不愿被名利(官位、权利也行)束缚而富贵,宁愿自由自在而卑贱。
三、文言翻译
(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评分标准:共4分,“度”“草”“妻子”,各1分,句意1分)
四、名句默写
1. 《破阵子·春景》中作者有意回避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的句子是 , 。
2.《蝶恋花》中 , , 。三句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3.《蝶恋花》中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两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