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卵黄膜封闭作用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4-30
 
在精子头与卵黄膜发生融合的同时,卵子激活(Activation),并产生一系列反应。

       1.皮质反应(Cortical reaction)

       这是一种防止卵黄膜再被其他精子穿透的防御性反应。当精子与卵黄膜接触时,在接触点膜电荷发生改变并向周围扩大,整个膜持续去极化数分钟,在卵黄膜下的皮质颗粒(直径约0.1~0.5微米)向卵子表面移动,在Ca2+的作用下,皮质颗粒与卵黄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将其内容物排入卵周隙。皮质反应从精子入卵处开始,迅速向卵黄膜四周和透明带扩散。已观察到仓鼠精子与卵子接触后5分钟就完成皮质反应。

       皮质反应与顶体反应很相似。皮质颗粒内容物是一种有粘性的透明膜物质,内含粘多糖、类胰蛋白酶以及阻止顶体酶作用的物质由于这些内容物的释放,继而引起卵黄膜和透明带结构的变化即产生卵黄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

       2.卵黄膜反应(Vitelline reaction)

       由于皮质反应的结果,大部分原来的卵黄膜加入了皮质颗粒膜而发生膜的改组(Graham,1974)。这种变化称为卵黄膜反应或卵黄膜封闭作用。同时皮质颗粒所释放的粘多糖与卵黄膜表面紧密相粘,在卵子周围又形成一保护层,称透明膜,从而改变了卵子表面结构。阻止第二个精子入卵,避免产生多精子受精现象。

       3.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

       透明带反应的概念最早由Austin和Braden(1956)提出,他们认为皮质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改变了透明带的性质,从而阻止了其精子的穿入。此后Barros和Yanagimachi(1971)以及Gwatkin等(1973)在田鼠上均证实了透明带反应的发生。这种反应相当迅速与有效,作用是阻止精子再穿过透明带。其原因是皮质颗粒内容物中的类胰蛋白酶,破坏了透明带上的特异性精子受体,从而达到阻止其他精子穿过透明带的作用。但小白鼠、大鼠和猪由于透明带反应比较慢,卵周隙内有时会看到几个甚至几十个精子,这些精子称为补充精子。但在其他动物很少看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