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 高三年级 历史学科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分析情况:
今年文科班共2个班,本学期是学生冲刺高考的关键时期,根据高考的形势来看,作为选修课的历史,既不能过多的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又要保证学生在最后高考中的匹配率。而近几年历史高考命题思路则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科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提升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指导学生以课程标准、考纲为依据夯实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在高三上学期的期末统考中,无论是均分还是B率均在扬州排名靠后,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解题时对题意解读不到位;三是部分学生答题规范不到位。这也有我们教师的责任:忙着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的反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要想在2018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按通史的要求进行二轮复习,学生按时间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并列出自己的知识盲点,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
2、热点复习: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而历史的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知识点容易混和忘,所以备课组一定要认真研究高考考纲和最新的高考动态,集思广益,精心备好课,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点的取舍,以减少学生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
2、指导学生专题复习,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1)从二月底到四月中旬,指导学生依据考纲掌握知识点前提下形成知识的专题化、系统化、网络化,构建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寻找知识盲点,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启示,从而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能力。
(2)四月下旬至5月中旬,指导学生结合时事热点,重新整合历史知识,运用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启示,来分析、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3)5月中旬之后,学生自主查漏补缺,教师随堂备询,个别指导。
3、精选、精练、精讲习题,强化解题技巧的训练和指导。
(1)教师根据考纲及学生的易错点精选试题(重点练习客观题,强化主观题,适度选题,适量练采分点),做到每个专题一小测,每两周一份综合练习。
(2)教师坚持每考必改、每做必批的原则。
(3)在评卷过程中针对典型错题,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如审题不清、答题不准等,则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力争彻底解决问题;强化答题规范的训练。
4、时刻关注学情和学科的匹配度,做好提优补弱工作。对于那些学科边缘生,及时的谈话和个别辅导,使其历史成绩能与语数外很好的匹配,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尖子生)还要关注历史科与其目标学校的要求匹配。
备课组长: 金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