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随堂小练(3)答案
一、文化常识。
1、下列文集的命名方式分别为:《王右丞集》《高常侍集》以官职命名,《王子安集》
《李义山诗集》以 字命名,《樊川文集》《随园诗话》以名号命名,《渭南诗集》《河东先生集》以地名命名,《欧阳文忠公文集》《范文正公集》以谥号命名,《白氏长庆集》《嘉祐集》以年号命名,《七录斋集》《聊斋志异》以书斋命名。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其意是家中有:一万卷书、
一千卷古今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自己一个老翁。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
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二、名著阅读。
1、填空:《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亦称《南华经》。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雏”比喻__庄子_,“鸱”比喻__惠子__,“腐鼠”比喻__名利__。本文通过庄子和惠子的对比,讽刺了惠子_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嘴脸_,表现了庄子_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_。
2、简答: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如何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答案: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理解: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所观之境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即物物皆着我之色,我愉悦即万物皆欣欣向荣,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我忧伤即万物皆倾颓百态,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无我之境指,作者保存着一颗恬然的心,心境悠然一时的情感的表达与自然形成了契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诗中未着我之色,竟处处是现我之情,无我之境不是诗中没有“我”,而是“我”已经与境行成了天然的和谐,它是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无需刻意雕琢,巧然天成。
三、文言翻译。
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选自《隋书·阎毗传》)
译文:等到太子被废黜,阎毗获罪,受一百棍杖刑,和妻子儿女都被发配为官府的奴婢。
四、名句默写。
1、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点明天气和季节的句子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2、在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王国维认为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3、在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描写抒情主人公独立小桥,冷风吹衣,在
疏林弯月的背景中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的句子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