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测试】选择题专项训练2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4-09
 

选择题专项训练2

1.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估测出油膜分子的大小,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A.油酸浓度适当大一些

B.油酸浓度适当小一些

C.油酸扩散后立即绘出轮廓图

D.油酸放置较长时间后再进行实验

 

2.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折射率是AB是该截面上的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若一条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B点,则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是

A    B    C    D

3.放射性元素氡(Rn)的半衰期为T,氡核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Po),设氡核、钋核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钋核的比结合能比氡核的比结合能大

B.发生一次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m2+m3m1)c2

C10个氡核经T时间后,剩余5个氡核

D.氡(Rn)比钋核(Po)4个中子

4.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K的逸出功为6.75eV

B.氢原子跃迁时共发出4种频率的光

C.保持入射光不变,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

D.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BCDA的循环过程,BC的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C.状态B与状态C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相等

DABCDA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

 

6.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质量较小)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M处是瘪谷,N处是谷种,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

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谷种运动过程中加速度较大

D.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所用的时间较长

 

7202011244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飞行轨迹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首先进入近地圆轨道,在P点进入椭圆轨道,到达远地点Q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后进入环月轨道.近地圆轨道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周期为T2,环月轨道的半径为r3,周期为T3,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忽略太阳引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嫦娥五号在轨道上运行速度大于

C.嫦娥五号在椭圆轨道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圆轨道P点的加速度

D.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P点向Q点飞行的过程中,地球对它的引力做负功

 

8.如图所示,三根粗细均匀且完全相同的圆木ABC堆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每根圆木的质量为m,截面的半径为R,三个截面圆心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O1120°,若在地面上的两根圆木刚好要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考虑圆木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圆木间的弹力为

B.下面两根圆木对地面的压力均为

C.地面上的每根圆木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

D.地面与圆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9.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货箱中石块B 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在货车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位移x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g 

B.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 

C.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做功为max 

D.周围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的合力做功为 

10如图所示,x轴垂直穿过一个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圆环的圆心O,圆环平面与x轴垂直,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O点的电势一定为零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一直减小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势一直增大

 

11.如图所示,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根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质量均为m,静止在导轨上。t=0时,棒cd受到一瞬时冲量作用而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棒最终的状态是cd静止,ab以速度向右滑动

B.两棒最终的状态是abcd均以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

Cab棒的速度由零开始匀加速增加到最终的稳定速度

D.回路中的电流I最终趋于一恒定值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