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二轮复习讲义(中国古代史一)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8-04-23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魏晋、隋唐、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文学艺术绚丽多姿。宋元时期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文化繁荣,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三)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专题() 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线索1 中央体制——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西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一、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及影响

1.(2016·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3.(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专制主义的弊端和制约因素

4.(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5.(2016·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6.(2017·全国甲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专制主义的强化与发展

7.(2017·全国甲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8.(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9.(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四、立足唯物史观考查清代政治体制僵化的弊端

10.(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线索2 地方体制——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分封制及其影响

1.(2017·全国乙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政治体制的变革

3.(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4.(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5.(2017·全国乙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6.(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线索3 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

[理清发展线索]

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2016·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只有古代中国文明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该学者的观点说明了古代中国

A.法律是愚化民众的工具        B.人口流动不受身份限制

C.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      D.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

3.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的兴衰                 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C.统治者个人喜好                 D.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立足家国情怀考查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4.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该学者认为,科举制

A.促进了原有社会结构的变化     B.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

C.推动官吏升迁制度的合理化    D.体现了公平公开的选才原则

5.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均集体来到慈恩寺(著名佛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于壁上(如图)。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A.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B.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D.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