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4-03
 

【教学研讨】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

——读《语文课就该这样教》有感

张锦

文言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我很困扰的一个板块。

平时,在我的教学中,基本是“言”和“文”分离,先疏通字、词、句,再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主旨大意。总觉得这样“言”和“文”分离割裂地上课方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己在这样割裂的讲解中,也觉得上课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整节文言文的课文上下来,感觉没有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幸,在这个寒假里拜读了李华平教授编写的《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该书通过名师的课例分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我重点研读了三位老师的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案例:于漪老师的《卖油翁》、胡明道老师的《狼》和余映潮潮老师的《马说》。

于漪老师的《卖油翁》善于放手让学生质疑,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探究质疑的能力,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于老师设计的14个引导性的话语,不仅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而且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举一反三,让学生加深了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也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主旨有了整体的把握。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既明白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也能很快明白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于老师的提问具有操作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用。

胡明道老师的《狼》让我耳目一新,文言文还可以上成这样?胡老师以人物心理探究为突破口,让学生模拟情境采访的方式,想象屠户和蒲松龄的心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场景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个活泼而又富有思维含量的课让学生领悟了文言文的古韵。

余映潮老师的《马说》通过反复品读,让学生由“辨读”到“析读”再到“品读”,让我明白了,其实“朗读”也可以让孩子们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余老师的“朗读”并不是放手让孩子们自行去读,而是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比如说朗读《马说》的时候,“把11个不字”读好;“读好句末的叹词”,“读好排比句”等等。通过这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感受体验,读出了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绪和情感,通过抓关键词品读语气,来让学生探索文本的情感,通过“读”来让学生悟情。但是这篇案例的品析者陈钦兰老师也大胆地指出:余老师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来品读语句的时候,缺少了让学生探索的过程,因此减少了学生的课堂思维活动。

通过重点研读《语文课就该这样教》中的三篇文言文的案例,让我开始反省我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并有所启发:在文言文教学中就要敢于让学生去质疑,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问解,在一次次的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适合文言文文本内容,和学情的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也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带着质疑的精神去读,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诵读来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蕴,自行去探索,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